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20796848674143&wfr=spider&for=pc图①:志愿者与家人相拥。
图②:志愿者与家人温馨合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摄
昨日,手捧花束的接机团早早等候在白云机场。8时左右13位援塞青年志愿者走下飞机,拥抱他们的亲友。
经过天的等待,第八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塞舌尔服务队顺利完成海外志愿服务工作,重回祖国怀抱。服务队包括5名男性和8名女性,年龄最大为37岁,最小为25岁。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分别服务于内科医生、社区医生、针灸师、电力分配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岗位。
从年起,广州作为全国首个独立承接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副省级城市开始向塞舌尔外派志愿者。截至年,广州先后派出共计81名志愿者赴塞舌尔开展医疗卫生、外语教育、文化交流、电力工程、网络工程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通讯员胡媛媛、谭苏铭
援塞经历:上班是医生下班是学生
在援塞志愿者中,医疗志愿者占比不小。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塞舌尔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医生都来自国外,只医院,来自中国的医疗志愿者便成为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医疗志愿者们告诉记者,语言是援塞工作的第一道坎。医院的ICU医生何宇霞表示,由于医疗词汇复杂晦涩,手写的病历、医嘱、处方、检查申请单及大部分检查报告潦草如天书,交流颇有障碍。
当地人多说克里奥尔语和法语,英语口音很重,医生们也来自不同国家。“起初每天回到驻地我都在啃专业英语书,医院常用药物列表。”何宇霞说道。
同在内科的李桂东回忆道:“上午看病历抄病历记单词,下午到急诊室帮忙,接诊简单的病例磨炼口语,晚上回到驻地复习医学英语相关资料。”经过近3个月的锻炼,他才可以较流利地用英语跟病人和同事进行交流。
克服了语言障碍后,广州医生们的医疗手段常常受到夸赞。何宇霞就曾成功抢救过一例重症哮喘病人。
一位40多岁的男子从社区被送到急诊室,因为重症哮喘,严重低氧导致心搏骤停。何宇霞在当地ICU医生到来之前及时地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应用抢救药物、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操作,为病人赢得了*金抢救时间。病人第二天就神志清醒,转出ICU,没有缺血缺氧性脑病,没有后遗症。
塞舌尔远离大陆,工业、手工业基础薄弱,粮食、生活用品、生产资料依赖进口,更别提医疗药品及用品了。当无药可用的时候,针灸便成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自广州市天河区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彭意在塞舌尔担任针灸医生。
彭意曾接诊了一位同是医生的67岁女病人Dr.Shah及其家人,他们因为颈肩腰腿痛来寻求针灸治疗。由于当地药物匮乏,每次遇到痛症只能服用一种名为“Panadol”的解热镇痛药。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Shah便来寻求针灸。治疗结束后Dr.Shah赠予了彭意所在科室一张感谢卡,并称赞道:“中国娃娃,你还真有两下子。”
援塞生活:
元宵组团包饺子
在何宇霞看来,援塞期间让她尝试到了很多新事物。“练厨艺,参加当地人的家庭派对,练习如何理发,还参加当地公益组织的义诊……”何宇霞说。去年她还参加了塞舌尔的马拉松比赛,跑了10公里。
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潘华颖是援塞服务队的队长,抵达塞舌尔伊始,他与队员们一同制定了团队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在前往塞舌尔之前,志愿队员们普遍对塞舌尔了解不多,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在国外工作。作为联络员,潘华颖组织团队参加塞舌尔副总统接见志愿者活动、驻塞舌尔中国大使馆经商处主办的座谈会、中资企业举行聚会、驻塞舌尔中国大使馆主办中国日活动以及当地华人商会新年聚会……
临近春节时,塞舌尔方面还举办过春节招待会、迎春晚宴、中国日等巡演。元宵节期间,医生段然组织了“饺子”聚餐。买材料、借厨具、擀饺皮、包饺子……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异乡成为彼此的“家人”。
据悉,服务队还成立了临时*支部,支部内有5名*员志愿者。*支部书记李踔告诉记者,临时*支部会定期组织生活会,结合塞舌尔的重要地理位置,学习中突出“一带一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