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两句千古名句
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是来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
《爱莲说》的诗文
周敦颐,我国继孔孟之后的第二代大儒,由于在哲学上的贡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百度了很多,都说周敦颐是湖南人。但其实这位写了经典不朽作品《爱莲说》的宋人是一位广西贺州人。
据民国二十三年的《贺县志》记载:
广西贺州市所辖桂岭镇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三国时属吴地,始设县治;是秦修萧贺古道必经之地。
北宋大中祥符年(年),湘楚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周辅成考取进士,是年被委任为广西贺州桂岭县县令。
辅成到任后,桂岭当年即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桂岭有大片荷塘,这年腊月,一般在夏季开放的莲荷,却开出满塘五色荷花,整个冬天都盛开不败。
第二年,即北宋天禧元年(年),周辅成县令的夫人郑氏在县衙中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周县令为儿子取名敦实,字茂叔,后因避宋英宗皇帝旧讳而改名敦颐。
现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仍存有“周家祠堂”,富川县福溪村仍存有“濂溪祠堂”。年我们的贺州学院成立了周敦颐研究所,开展周敦颐研究。
贺州学院今年举办的活动▲
该校图书馆也组织了项目研究团队深入广西、湖南、江西等地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周敦颐的资料,于年建成周敦颐理学资料库,作为图书馆特色资料库之一进行建设。
周辅成县令出身于书香门第,为官开明勤勉,“务行*德泽,人人久而不忘。”他在桂岭掌*多年,深得百姓拥戴。
儿子周敦颐受家庭熏陶,常年耳濡目染,从小便喜爱读书,加之天资甚慧,过目成诵,在家乡桂岭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周敦颐出生于桂岭荷塘边,整个童年和求学阶段都离不开荷塘,由此对荷塘情有独钟,特别青睐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公元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在庐山莲花峰下创办了濂溪书院。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酷爱莲花,还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莲池”,种植莲荷。
在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写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爱莲说》中提倡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已构成中国优秀人文精神中的宝贵要素之一,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人们处世立命的一杆标尺,影响源远流长。
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由于广泛的阅读,他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到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周敦颐的舅父郑向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特别喜爱聪慧仁孝的周敦颐。在周敦颐20岁时,郑向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簿的职位。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宦业“过人”。
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他在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时,为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承认自己的错误,囚犯因此逃过一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通过研究《周易》,写出了重要著作《太极回·易说》,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死后名声才逐渐显扬。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爱莲说》中表达的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
这正直向上的宝贵精神
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
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