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种药品零售价被曝光以药养医是根源联商 [复制链接]

1#

万种药品零售价被曝光 以药养医是根源?联商


距发改委发文称 对药品出厂价进行调查 不足1个月,一家域名为的站再次将药价问题置于风口浪尖。


让该站 一夜成名 的,是其对超过1万种常用药品出厂价和零售价的大起底。


据站创始人卫柏兴 (化名)介绍,遭曝光的药品有14000余个。这些药品按照产品名称进行排序,出厂价和零售价后面对应的是相应的生产企业。至于价格,则来自于卫柏兴和其朋友获得的药品供应和销售信息。


我们现在最迫切的希望是尽快扩大我们的带宽,让站能够应付点击量。 卫柏兴对《每日经济新闻》说,12月13日的点击量才2万多,14日则飙升至超过百万,由于带宽不够,现在站已经无法打开了。


降药价 站一夜成名


有媒体报道,ICP备案查询信息显示,上述站的主办单位为北京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站创始人卫柏兴则是一位刚过不惑之年的江苏徐州人士。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辗转联系上卫柏兴。他介绍,他原本一家医药公司的高管, 药品价差那么大,实在看不下去,就联合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建了这个站,希望以此(通过曝光)来降低药价,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他还强调说,虽然对药价进行 曝光 ,但目的并非打击药厂。


据悉,遭曝光的药品既有处方药,也有在药店出售的非处方药。卫柏兴向传来的部分曝光药品截图显示,被曝光的药品基本上以中小药企产品为主,大药企产品不多。产品出厂价集中在1~20元,零售价却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价差较大的一款名叫 延丹益心胶囊 ,出厂价10元,零售价却达97元。


不过,也有人对该站 零售价 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将截图发给一位市场营销人士时,他提出质疑:咽炎片的售价不超过10元,而非站所称的 卖价超过20元或者30多元 。


对此,卫柏兴解释说,站上的零售价格只是企业的标价,实际销售价格可能并不是这样。例如,咽炎片在北京可能标价30元,在其他三线小城市标价则可能只有5元。如果企业标价高,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差价大、利润空间大,卖得就会好。实际的销售价格药店或者医院都会作相应调整。


由于站浏览量太大,在13日晚上还能打开的页,昨日(14日)基本上就无法打开了。


没有想到(站)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点击量从2万多飙升至超过百万,带宽成了目前的最大困难。 卫柏兴说。


期待与官方形成互动


继前段时间 医药代表主动曝光 、 捡到的U盘曝出药品高额回扣 等消息后,近期央视又曝光药品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价差惊人,接着发改委发布 将调查药品出厂价 的通知。在此时期,上述站对万余种药品的批发价、零售价进行大起底,这使药价问题再次备受关注。


上述站的行为虽然在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部分业内人士对此似乎有些司空见惯。


医药营销专家王亮表示,药品供货价和零售价相差甚多,对业内而言早已不是秘密。他认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供货价和零售价之间有价差很正常,渠道、推广和品牌都需要成本,但由于目前药品价格很多是国家管制,因此这种价差就显得无法让人接受。


他分析认为,药品价格虽然也通过流通环节形成,但根本原因还是 以药养医 的体制没有发生改变,且公立医院改革迟迟没有推进。至于此次站的曝光,是否能够起到站创建者所说的目的,还有待观察。


卫柏兴则表示,他们只是希望通过民间的方式推动医改,让老百姓吃到便宜药、放心药。 之所以曝光这些药品的出厂价,主要是看不惯药品价格过高。希望从民间的角度对药品降价起到自己的作用。


一位关注医改评论者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则是: 医改需要民间的声音。


卫柏兴也表示,希望民间行为能和官方形成互动。他还补充说,如果发改委需要他们的资料,他非常愿意贡献出来。


然而,一切似乎显得不那么顺利 有媒体报道,由于公布药品价格,卫柏兴接连收到各种各样的恐吓信,甚至有人扬言要找人关他的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志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