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词中的荷花别称之红衣红衣不耐秋,落 [复制链接]

1#
荷花因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自古为古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在古代诗词中,诗人词人们用许多美好的名字来称呼它:“菡萏”“水芝”“芙蕖”“芙蓉”“菡萏”“溪客”……而格外形象生动的“红衣”也是其中一种。荷花在唐时,诗歌中用到“红衣”一词的并不多,检索《全唐诗》,也仅十余处。在这些诗中,“红衣”并不全指荷花,如王维便有用之形容蔷薇花瓣“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杜牧在《齐安郡后池绝句》中用以比喻鸳鸯之羽。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此处的“红衣”即指鸳鸯红色的羽毛,以鸳鸯相对戏水浴羽衣衬托观景之人的形单影只、百无聊赖。而这彩色的羽衣,也与前诗“绿池”“蔷薇”等多彩之色相映为画,以斑斓之色衬托看雨之人的孤寂与冷清。唐代诗人崔珏以《咏鸳鸯》三章闻名,更被称为“崔鸳鸯”,他在《和友人鸳鸯之什》中写道:“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同样以“红衣”喻鸳鸯彩色的羽毛。自唐以后,在诗词中沿用此意的还有宋代王炎的“拍岸晴波蘸柳丝,一双鸂鶒浴红衣”,葛天民“鸳鸯对浴红衣扑,菡萏相亲翠盖笼”等,但也并不多见。鸳鸯再回头看“红衣”一词的含义,实则有三:一为本意,指红色衣裳;二则比喻鸟类的红色羽毛;三则指荷花花瓣,代指荷花。在古诗词中,常见后二者,其中尤以第三种为最多。在《全唐诗》十余处用到“红衣”的诗句中,除1处比喻牡丹花瓣,4处喻指鸟类羽毛外,剩余各处均代指荷花——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李商隐《如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陆龟蒙《芙蓉》)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许浑《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元稹《夜池》)……唐诗中“红衣”还未多见,到宋时,用到“红衣”的诗词数量已有所上涨,宋朝词人中,又以吴文英最常用之。及至清时,则更多。但唐诗中的“红衣”出现虽然不多,但却尤其值得注意,基本奠定了唐以后“红衣”在诗词中的常见用法。纵观以“红衣”喻指荷花的诗词可见出,其一,荷花以“红衣”形象出现,多在秋季。如果说古人多用“菡萏”来称未开的荷花的话,那“红衣”则更多的是用来代指已经开到荼蘼,快要凋零的荷花。这时候的荷花,大多已经走在容颜老去的路上,它的比喻和联想意义也很明确。所以我们在诗词中所见到的以“红衣”形象出现的荷花,所处的时节多为夏末秋初,西风渐起,或是秋之中,秋露秋霜渐冷。红衣落尽“红衣”多与“西风”“白露”相连用。上面节选的唐诗已很能体现这一点,而到唐后,这一点也继续沿用。晏殊有写“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贺铸有“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元代赵雍有名句“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写出荷花花瓣掉落的动态以及秋风渐起的时节变化。而在吴文英的词中,“红衣”则更为常见:“红衣卸了,结子成莲,天劲秋浓”“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均为秋时。其二,多暗含着感伤的情结与愁绪渐生。“红衣”的红其实本能会给人以喜庆之感,但在诗词之中,“红衣”指向的情感却是哀愁。在古诗词中,“红衣”代指荷花时,多与动势“落”相连用,甚而“落尽”,形容则多用“狼藉”等,均是哀伤的笔触。荷花唐时赵嘏已有“红衣落尽渚莲愁”,而在此后,姜夔写“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元代白朴写“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邵亨贞“江南秋冷红衣落,离立西风旧恨长”,清代纳兰性德“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无不带着哀婉之意味。为什么“红衣落尽”“红衣狼藉”会带有感伤的情结?一源自悲秋情结,秋风起时序变化本身会带给人忧思;二是荷花本身是夏季时分最为美好的花朵形象之一,越美好越惋惜它的凋零与逝去,因而会让人倍觉哀愁。物如此,人如是。“红衣”本多情,无奈秋风生。荷带来了一整夏的芬芳,而以袅袅红衣,消逝在西风之中。红颜渐老,红衣凋零。荷之美然则秋风过后,红衣落尽,却也未尝不是新的开始。秋固然令人生愁,少有的花也见落,但花落之后,果便生成,荷花落尽之后,马上冒头的还有莲子,所以笔者也喜欢哀婉之后仍心存的希望:落尽红衣见绿房,折来犹带水云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