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稹的一首哲理诗,构思新巧,见解独到,最 [复制链接]

1#

夏日里,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傍晚时分,池塘边凉风习习、涟漪阵阵,夕阳晚照映照着水面,更显色彩绚烂。野鸭在芦苇中穿梭、嬉戏,鱼儿也不时地探出头来,瞧个新奇。高高的荷叶就像一个个巨大的伞盖,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

荷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赞美荷花,并将自己也比作一尘不染的莲花。人们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却经常忽略红花虽好、却需绿叶扶持。中唐有一位诗人却眼光独特,用生动的笔墨,描绘出荷叶的美好。下面介绍元稹的一首哲理诗,构思新巧,见解独到,最后10字更值得咀嚼。

高荷唐代:元稹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

元稹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是同榜进士,后来又先后在仕途中遭遇过各种挫折。元稹的《遣悲怀》家喻户晓,也曾感动过很多读者。这首诗却鲜为人知,作者通过描写高荷的坚韧品质,委婉地传达出自己不畏困境的顽强精神。

诗的大意是:池塘里种了很多莲藕,特别高耸的荷叶却寥寥无几。风吹叶动,它就像圆圆的、碧绿的扇子,又似折叠的珍贵青玉。高荷亭亭玉立,靠自己的力量,奋力地向上生长,别有一番娇美风姿。它不学旁边的那些水草,一辈子只图安稳。

同一个池塘,生长条件相同,但是长出的荷叶却有高有低,诗人感怀那些高荷可以出类拔萃,品质超凡。首联将藕与荷并写,“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荷叶向上生长,根茎却不断地在水中伸长和分枝。荷花盛开后,还要经过越冬的休眠期,藕莲才能从萌发阶段,到最后可以被采收。

一个“才”字,展现出诗人对这一漫长过程的感喟,可见高荷难得。人们无法在岸上看见水中莲藕的生长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荷叶的高度,了解水下的长势。荷叶越是高耸,说明下方的根茎越是发达。

接下来的两联,具体展现荷叶的外貌和品质,诗人首先形象地描绘出其出众的外形,“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作者将荷叶比作团扇,非常贴切形象。“飐”,本意是指风吹物体,使其颤动。与一个“闪”字叠加,展现出随风快速闪动的模样,更充满了灵动之感。“青玉”二字,表现出色泽如碧玉,让人怜惜。

颈联则从神态上进行描摹,“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诗人强调高叶的生长,并非依靠外界力量,而是自己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结果。一个“自”字,突出了它自强不息的精神;“鼎鼎”,指盛大的样子;擪(yè),压制的意思。诗人赞美高叶昂扬向上的力量无法阻止。

结尾两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诗人将荷叶与水中的一种香草进行对比,“水荃”始终依附着水面,而荷叶却盼望着可以超凡脱俗,虽然会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从不退缩。

怗怗(tiē),本指安静的模样,引申为不求上进、安于现状,也呼应颈联的“鼎鼎”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高叶的极力歌颂。

元稹的这首五律构思新巧,见解独到,不仅比喻贴切、描绘生动,而且通过对比和烘托等艺术手法,展现出高叶的坚韧和不凡。最后10字也耐人寻味,委婉地批评了水荃等植物的不求进取,不仅饱含哲理,而且令人过目难忘。

诗人自比高叶,希望追求高远的境界,并坚守高洁的节操,虽遭外界打压和摧残,却从不抱怨和退缩。读完全诗,人们一定深受启发。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必须具有坚韧的品格,而且需要发自内心的力量。

越是关键时刻,就越要能够顶住外界的压力,与其盲目地等待外援和施舍,不如挺起腰杆、奋力拼搏,因为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而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也迟早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