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个月劣类水变类水这个湖里有片水下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两个月前,蜻蜓池水面全是蓝藻,又臭又脏,现在水干净了,空气也清新了,我们锻炼散步的心情都好了。”近日,住在越城区东大池公园旁边东大池小区的李大爷看着池子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蜻蜓池是东大池公园中的一个人造湖,水面面积约平方米。由于周边小区、道路的排水管道均通往蜻蜓池,导致池底的淤泥越积越厚,水体也产生富营养化污染。每年5月到10月,水面就会漂满蓝藻、浮萍,还伴随着严重的腥臭,甚至在公园门口就能闻到。此前,公园管理方也尝试了多种治理方案,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周边居民反映强烈,去年,蜻蜓池水质问题被列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整改问题清单。


  为了彻底改善水质,今年8月上旬,市原水集团受越城区迪荡街道委托,开展蜻蜓池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水下森林”水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整体水域生态环境。“‘水下森林’修复技术通过建立‘沉水植物-微生物-贝类-鱼类’水生生物链,从而构建自我循环、自我平衡的水生态系统。”该工程技术负责人余博识告诉记者,为重构水生态系统,需要大量的植物作为构架。目前,池底平方米的泥土上,被种上了近十种约70万棵沉水植物,能直接有效地吸收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及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持续净化水质。


  除了植物,池内还投放了鲢、鳙及河蚌、螺蛳等,利用它们对不同颗粒大小藻类的摄食,进一步降低水中藻类密度,同时补充有益菌,为水草的生长提供营养。“10月初的水质测试显示,氮、磷、叶绿素等几项指标下降近十倍,池底淤泥也得到了消解,水质从劣Ⅴ类跃升到了Ⅱ类水标准。”市原水集团该工程负责人金琪琪说,相比清淤等处理方式,“水下森林”修复技术治标又治本,且工程量小、资金省、废弃物少。


  “整个工程将持续3年,前两个月是水质改造,剩下是整体水质运维,直至水生态系统稳固。工程完成后,公园管理方只需进行水面日常打捞即可。”市原水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也会探索将“水下森林”这一技术运用到河流、池塘等各类水域的治理中,为我市水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