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透是尿毒症替代疗法,留置导管能引起以下 [复制链接]

1#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人将血管通路称之为尿*症患者的生命线。那么留置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非常关键,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条生命线。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及我们采取的相应措施。

1.感染感染是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并发症,因此要求每日常规消*导管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数料。一般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消*范围直径5cm,并清除局部的血垢,覆盖透气性较好的伤口敷料或无菌纱布后妥善固定。

换药过程中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若导管不完全滑脱或感染,应拔除而不应推入。感染一般分为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导管出口局部感染时,应局部定时消*、更换敷料,或口服抗生素。

隧道感染时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2周,严重者要拔管。血液扩散性感染时应予以拔管,并将留置导管前端剪下作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菌素。

2.血栓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扭曲等原因,可导致留置导管内血栓形成。

如在抽吸过程中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强行向导管内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如有血栓形成,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法,用尿激酶5~15万u加生理盐水3-5ml注入留置导管,保留15~2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如果反复溶栓无效,则予拔管。

3.空气栓塞每次透析结束或换药后,夹紧动、静脉导管端上的夹子,拧紧肝素帽。

4.出血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抗凝剂且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大多低于正常,透析后留置导管处易反复渗血。一且发生,应轻轻压迫局部,或用冰袋冷敷指压20~30min,必要时拔管止血,患者穿刺部位不能剧烈运动,静卧休息。

5.流量不佳若双腔留量导管一端通畅而另一端闭塞,可将通畅的一端作出路,周围静作回路。因体位造成双腔留置导管通而不畅时,不应将动脉、静脉进行交换,这容易引起再循环。

有报道,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或拔管时,压迫了颈动脉窦,造成患者严重心律失常,致猝死。

触摸了男人的这三个地方,你就是个成功的女人

女生频繁回你“这3个字”,%渣女一枚,你是“超级备胎”

女人假装爱你的5个信号,发现2个果断放弃,不值得留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