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泰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学博士高广生是 [复制链接]

1#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代名医杨泉《论医》。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博士高广生来说,医学这条道路,便是他最不悔的选择。

援疆岳普湖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人才

年,医院的号召,高广生参加了山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往岳普湖县,为那里的医生带去前沿的医术,也为那里的百姓带去更快捷有效的治疗。从齐鲁大地来到西北边陲,高广生没有一刻的松懈,在这个紧邻沙漠的地方,除了壮阔的景色,医院、薄弱的技术和等待治疗的病人。他记得,他最应该做的,就是把山东医院,医院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

怀着满腔热情,高广生来医院呼吸科,在这个新成立的科室,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仅1名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而且医务人员不足,临床医学知识、诊疗技术相对薄弱。很多呼吸科常见技术,比如呼吸支持技术、胸腔穿刺技术都没有掌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呼吸科的医疗水平,长久地造福岳普湖县的民众,高广生更注重培养年轻医师的临床思维,在日常的查房中给予指导,将最新的学科进展融入到言传身教之中,他还多次开展专题讲座,在科室内进行技术培训与考核,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本地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援疆期间,高广生还将很多先进技术带到了这里。如开展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引流术、无创通气技术等等,为很多患者减轻了痛苦、挽回了生命。当时,科室里有一位身患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维族老人,病情危重,随时面临死亡风险,但因家庭经济原因,老人拒绝进入ICU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高广生首先使用了无创通气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帮助患者度过最危险的时间,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还节省了住院花费,让患者得以痊愈出院。

在他的带动下,呼吸科的医护人员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共收治了多位住院患者、门诊诊疗多位,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无患者投诉。也因医院呼吸科所做的努力,高广生还被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评为年度优秀援疆人才。

开展新技术让“看得见的听诊器”服务于民

医院重症医学科里,高广生一直是个敢想敢做,不断创新的人。他在科室内率先开展重症超声技术,让这个“看得见的听诊器”也能服务于泰安人民。

重症超声技术这项技术具有直观、快捷、准确等特点,不但减少了数据分析的时间,还增加了临床判断的准确性,拉近了医生与病因及病情判断的距离,因而被形象地比喻为“看得见的听诊器”。目前,已经被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CU、麻醉和急诊等科室作为重症病人监测和评估的常规工具而广泛应用,引领着临床治疗进入可视化时代。这项成熟的技术,医院之后,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它不仅可以用于病情的诊断和评估,还可以对多个器官,多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得到一些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病人的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在重症超声技术引进之前,想要做该方面的检查,病人只能再去彩超室排队,或者让彩超室的医生过来操作,来来回回至少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对普通人来说,半个小时的时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一些呼吸衰竭等重症病人来说,每一分钟都是攸关性命的时刻。年,就有一位呼吸衰竭的病人,因为病情危急,刚到科室就安排上插管,急需查明原因。而此时的重症超声技术正好派上大用场,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查明了病因系气胸所致,高广生和同事们一起为病人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情况很快就稳定下来,3天后就转到了普通病房。

高广生常说,“作为医生,不仅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在重症医学这个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他兢兢业业,和善友爱地对待每一位同事、每一位病人和家属。在这个涉及多学科、多脏器的科室里,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让病人们得以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前沿的治疗。遇上急重病人,他一忙就是一个通宵,但是能够帮助到病人,他觉得,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高广生,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急诊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缺氧性脑病、脓*症。目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10余篇,其中SCI杂志两篇,中华医学会杂志4篇,其中一篇获得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鲁泰杯优秀论文二等奖。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立项课题1项,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立项课题2项。获得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泰山医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社会兼职: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安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泰安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委员,《转化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