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
每条河流都存在效果强大的过滤系统
「河滩」
但在今天的城市空间中,河滩正在消失。
而河滩消失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
河滩是由泥沙沉积在河边形成的天然滩涂,适合亲水性植物的生长。
这些植物本身能吸收河流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更难分解的污染物吸收和降解。
沙子和底泥通过离子交换、沉降和吸附,将污染物变成动植物的养分或无害成分。
这一系列的生态共同组成了河流的过滤系统。
▼
研究表明,构建这种生态过滤系统优势明显,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相比能够大幅降低净水成本。
同样净化一吨生活污水,通过生态过滤成本只要5分钱,而污水处理站算上消耗的药剂,燃料和人工的费用,净化成本高达4元。
▼
河滩对河流的益处极大,但在城市空间中它也要给另一个因素让位。
以杭州为例,如果我们把视野拉高,会发现城市中的河流形态大多笔直,但城市区域以外的河流,却保留着更加自然的蜿蜒形态。
▼
河流弯曲是一种自然规律。
河床的土壤并不是绝对平坦的,如果一侧的河床聚集起了沙石,水流就会更多经过沙石较少的另一侧,水流对沙石较少一侧的河岸也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导致河岸慢慢凹陷。
而另一侧由于水流速度慢,泥沙会沉积更多,使这一侧的河岸凸出。
长此以往,河流会变得越来越弯曲。
▼
在城市中河流形态大多笔直,一方面拉直河道可以腾出宝贵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笔直的河流可以更贴合笔直交通网络。
这种改造契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但代价是河滩的消失和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
生态景观设计师郑茹瑛说,
支流排污能力减弱导致当时的人们选择简单的填埋方式。
河滩的消失让河流自净能力骤降,但城市向河流排放的污水却越来越多。
直到这些年,人们才发现拆除混凝土河堤,还原河流本来的形态,可能才是更好的方式。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发布的文件,年中央对浙江省共补助5.85亿元用于水污染防治。其中一项重要手段就是新增km的河湖生态缓冲带。
▼
这一年,全国水污染防治预算达到了亿元。
修筑河堤本是一项低成本的城市发展方案,而现在我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预算,将其拆除。
如果说河流水质变差还可以通过治理改善,而另一个危机则几乎无法逆转。
对河流的截弯取直改造了河流的主干,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其支流。
干流失去弯曲河道的缓冲,使河水流速增大。本该流入支流的河水因水压变化被吸入干流,支流开始萎缩。流量减少让支流排污能力更弱。
「拓宽干流,填埋支流」的做法在很多城市中都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
年我国水利部发布了一份公告显示,
我国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条,而上世纪90年代,专家对这个数字的估计是5万条。
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干流,钱塘江经过杭州城区部分的宽度在几十年间小幅上升。但从钱塘江,延伸向海宁市的支流水网,40年间消失了85%以上。
▼
而另一边的嘉兴,在年有支流河道km,现在也只剩不到90km。
这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我们大部分人在这个夏天都感受到河流消失带来的影响「高温」。
城市的温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河流是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河流的改造打破了这种稳态。
▼
水循环的简单模型由河流、大气和土壤组成。
河水的蒸发吸热,带走地表的热量。进入土壤后,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大降低地表的温度。
但对河流的改造破坏了这种水循环的平衡。
▼
首先,河流的大量消失导致城市水面率降低,河流蒸发量大大减少,地表的热量无法通过蒸发被带走。
另外,大量的硬质河堤隔绝了河水与土壤。植物蒸腾量降低,这让土壤和植物无法调节地表温度。以及柏油马路的普及让地表热量聚积,城市变得更热。
▼
六七十年前,人们选择将河流固定在水泥河道中,希望不影响城市发展。
但到了今天,人们逐渐感受到了城市化发展与生态调节系统之间的失衡。
恢复一条河流的生态,可能并不能立刻让这种失衡好转。
但这可以给生态系统提供一个时间,一个适应城市发展的时间,直到达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