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中国物流技术发展回顾与 [复制链接]

1#

年中国物流技术发展回顾

(一)宏观环境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值此关键之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迅速开展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经济基本恢复平稳。新冠疫情的暴发对物流业提出了新挑战,但也为一些物流技术创造了发展机遇。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与物流技术密切相关的行业:制造业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增加值增长0.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发展趋势,为物流行业、物流装备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策环境

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在年密集出台关于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文件基础上,又出台了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发改基础〔〕号);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的通知》(国办发〔〕39号)等文件。回顾近年来我国*府出台的一系列与物流业相关的*策文件,其中对于物流技术发展要求主要集中在补齐物流设施设备短板、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物流智慧化应用、推动标准化建设、促进物流绿色化发展五个方面。?一、补齐物流设施设备短板物流设施设备是开展物流活动的基础,补齐物流设施设备短板对于物流业发展意义重大。在设施方面,*策中要求推进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无人售货机、智能垃圾回收机等智能终端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同时加快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在设备方面,*策要求加强专业化联运设备研发。鼓励企业研发应用跨运输方式的吊装、滚装、平移等快速换装转运专用设备。二、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管理、决策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积极探索和推进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推动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三、加强物流智能化应用加强物流智能化改造有利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同时降低成本。*策中提出一方面要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推动物流作业无人化;另一方面推广应用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四、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设施设备的通用性以及各个环节的衔接效率。*策中要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流通”,推动物流操作标准、信息标准、运行标准和设备标准的建设工作,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体而言,要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运车辆、内河船舶船型、标准化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带动上下游物流装载器具标准化。五、促进物流绿色化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策中指出要深入推动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鼓励企业研发使用可循环的绿色包装和可降解的绿色包材。加快推动建立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器具循环共用体系,减少企业重复投入。同时引导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等环节充分考虑全生命周期物流跟踪管理,推动产品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以上*策要点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物流技术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对于物流业影响较大,物流企业应响应国家*策号召,提升技术水平,更好地推动物流业发展,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年物流业发展特点

年,我国物流业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六稳”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物流业相关指标出现明显波动,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国经济恢复正常运转,目前我国物流业已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传统物流组织方式正在向供应链组织方式转型升级目前,物流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从传统的各个环节模块化的独立组织向供应链组织方式发展。所谓模块化管理是指将物流活动分为各个独立单元,如仓储模块,分拣模块等,这样导致了管理效率低下,彼此之间的衔接协同能力弱等问题。在疫情期间,各个企业通过物流向上游的生产端,向下游的消费端逐渐延伸,形成由传统物流组织方式向供应链组织方式的转型升级。而对于物流企业则实现了由模块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的转变,协同性明显增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对物流装备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物流装备与技术也应该更具有协同性,更具有集成性,标准不是单品的标准,而是在供应链协同过程中尽快实现装备与装备之间,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标准协同。物流枢纽网络推动枢纽经济形成年,我国新设立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外还出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升级更替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规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数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等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居于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万亿元,新增铁路公里、公路3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公里、民用运输机场5个,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个,还有大量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络。物流枢纽凭借区位、产业、金融、信息等多方资源优势,与区域产业联动融合日益深化。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年计划布局建设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首次确定23家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年又新增确定了22家。国家物流枢纽的实质性推进建设完善了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了枢纽经济的形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智能化技术应用更加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物流业务实现全链路在线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驾驶、无人码头等智能装备使用场景增多,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逐步落地。中物联区块链分会推出的《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显示,区块链在物流供应链领域应用扩大到包括流程优化与无储化、供应链协同与联盟化、物流与供应链征信、电子存正与司法监管、物流跟踪与商品溯源等六大场景。平台经济日益兴起,在整车运输、城市配送、航运货代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大量整合零散资源、活跃用户数领先的平台型企业。交通运输部家无车承运试点企业整合货运车辆万辆,以*府监管平台、平台整合车辆为特点,市场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增强。进入年,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无人化技术进一步成为行业发展热点,这将推动物流技术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柔性化需求逐渐增加目前物流的柔性化趋势和特征越来越明显。随着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物流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作业越来越单元化。以铁路班列为例,传统的按货车为单位进行集配可能产生较大的闲置空间,进而造成浪费,因此需要逐步向以集装箱为单位进行集配,进一步还需探索以托盘为单位进行集配。未来物流市场的需求将是柔性化的,这要求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也要柔性化和更加精细化。物流柔性化的发展趋势既为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绿色化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在过去的一年里,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正式启动,多地出台环保限行和老旧柴油货车淘汰*策,各地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数量有望达到任务量的40%以上。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北京、天津等重点区域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在用车环保监督执法力度加大,清洁能源物流车辆得到*府支持,电动船舶蓄势待发,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的发布,新能源物流车辆将快速普及。国家邮*局开展绿色采购试点和可循环中转袋应用试点,为行业生态环保工作积累经验。快递、物流企业纷纷探索可回收包装和可循环材料,托盘循环共用、挂车交换共享、仓库太阳能屋顶日益普及,绿色、可持续物流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绿色化不仅仅是节能,更重要的还要环保,而这为物流技术、物流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品质高端化,必须以绿色环保为前提。国际物流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物流“走出去”空间加大。年,面对日趋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和对外援助继续保持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年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5亿元人民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一般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对外投资和工程建设带动物流“走出去”发展,物流企业与工程制造企业深化国际合作,跨境电商、快递快运、物流平台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加速布局新兴物流市场。海外仓库、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和成熟运营主体成为投资重点,“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亿美元。“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1.8万列,连通亚欧大陆多个城市。民航新开通“一带一路”航线条。中国与白俄罗斯、蒙古国签署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文件,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迈出重要一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有望开辟“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物流业新发展自年12月以来,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中心,我国陆续出现由新冠病*引起的新型传染病。这场自我国建国以来传播范围最广的传染病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物流行业也不例外。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国际疫情状况仍十分严峻,我国因此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对物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物流的结构在这次疫情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运输方式和流向两个方面。在运输方式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物流的货物中医疗物资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物比例在增长,但由于停产,大宗物资的比例在下降。货源结构的变化对以运输时效性要求较低的大宗物资的海上运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在武汉疫情暴发后,中国集装箱海运出口下降了25%以上。相反的,时效性与经济性均存在优势的铁路货运量在增长。以中欧班列为例,年上半年我国共开行中欧班列列,比上年同期增长36%,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在流向方面,受货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更受各国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影响,疫情严重的国家大幅减少了进出口货量,我国物流的流向开始由东向西转移。国内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了防控疫情,疫情严重之时,国内很多地区实行交通管制,一些村庄封路或断路,迫使物流的流向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断裂。二是受疫情影响,物流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在运输环节,一方面,医用和救灾物资配送以及电商末端配送需求激增,货车司机从疫区返回后要隔离以及外地员工难复工,导致一些物流企业的运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暴发式增长的物资配送需求;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常态化,而大部分生产企业开工延迟,造成短期内不少物流企业处于无货可运的境地。业务需求和供应能力严重不匹配,“用工荒”与“闲得慌”形成明显对比,且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运力资源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调配。在仓储环节,疫情期间来自全世界不同种类的防疫物资都要在特定仓库完成初步的分拣、再包装等步骤,最终完成准时配送。暴增的防疫物资需要巨大的仓储能力,且由于部分地区仓库管理能力弱,库内作业效率低,货物周转效率低,这对疫情地的仓库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三是物流从业人员安全问题突显。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快递员、货车司机成为典型的一群“逆行者”,为人们送去基本生活保障。但是由于物流人员每天在室外工作,接触人员较多,所以快递员的安全问题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