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养殖朋友反映今年虾特别难养,肝肠孢虫特别多,很多时候养到1个月左右发现对虾慢料,加不起料,最典型特征虾大小不齐。取虾一检测肝肠孢虫IU/g以上特别高,虾这么小卖没人要,排塘又舍不得,养又怕虾长不大,亏损更加严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肝肠孢虫新技术。
01肝肠孢虫的基本常识
肝肠胞虫,顾名思义,易感部位的部位是对虾的消化道,特别是中肠表皮细胞,再进一步寄生在对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大小大约在1微米左右,和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的直径大小差不多,因此通常是用PCR仪器来检测。
肝肠胞虫非常隐匿,感染初期不会有任何异常,但养殖到40天左右会是发病的高发期,表现最为明显。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肠炎、肌肉萎缩和肝胰腺萎缩,不会出现肌肉白浊,也不会导致对虾的大量死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虾生长缓慢,对虾个体差异大,有的会伴有白便。
更要命的是,肝肠胞虫可经口传播,也就是携带孢子虫卵囊的粪便排入水体,易造成对虾吞食孢子虫卵囊,发生重复感染的情况,一旦条件适宜虾肝肠孢虫便出现爆发式增长。
02感染肝肠胞虫的虾一定会发病吗
不一定。是否发病取决于对虾体内肝肠孢虫数量和对虾自身体质。
通常,孢子的数目越多,对虾生长的影响越大。在做对虾肝胰腺病理切片时,观察对虾肝脏有大量虾肝肠胞虫,发病虾肝胰腺组织严重病变,肝胰腺腔体变小或消失,部分肝胰腺上皮细胞出现坏死或脱落,这就说明对虾已产生危害。一般认为虾肝胰腺中肝肠胞虫数量在10copies/(ngHpDNA)以上可能代表较高的风险。
在养殖中体格比较好的对虾对于肝肠胞虫有较强的抵抗力。
表现为检测有肝肠胞虫感染,但对虾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吃料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对虾属于肝肠胞虫携带者,但不引起发病。以人来打个比方:就好比乙肝携带者,确实大部分人群都属于健康携带者,它和病*和平共处,并不会有肝炎的发作,但免疫力下降就会导致乙肝肝炎发作。同理,在对虾体质强时,肝肠胞虫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养到正常出虾还是没有问题。
我要强调肝肠孢虫最好是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宗旨,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仔细观察自己养殖场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检测。疾病预防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①有条件的可先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底层的淤泥清理干净
②偏酸性的土壤可使用生石灰来清塘,偏碱性的土壤可使用漂白粉来清塘,相互综合,加水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
③曝晒塘底半个月以上,直至底层土壤变白、龟裂,土块掰开中间也是干燥、灰白色的为好,证明淤泥中残留的有机物都氧化干净,病菌的残留也相应降低。
如果有了不是特别严重采用下面治疗方案
1、大量换水,减少水体中粪便、有机颗粒附着的肝肠孢虫卵囊。
2、降低盐度,实践证明盐度降低变化会减弱肝肠孢虫活性。
3、保肝护肠增强体质,减少其他好的虾被感染。
4、安全驱虫,防弧菌感染,内服活力多3-5克/斤料和乐畅2克/斤料,外泼活力多1包/3亩和乐畅1瓶/亩,工厂化加量乐畅1ppm和活力多2ppm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肝肠孢虫预防为主,治疗损失大,风险高,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福建老板那样安全着陆。所以建议养虾老板放苗开始就采用乐畅拌料预防,尤其现在越来越多虾苗携带肝肠孢虫了,要抓住前40天*金期预防感染肝肠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