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6694
TUhjnbcbe - 2020/6/30 10:35:00

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摘 要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区和松江区流动人口青少年为样本,对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府如何打破现有条件的限制并积极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多方面社会资源,来预防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


中国论文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少年 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1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分类


本课题组根据对闵行区和松江区的司法行*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现状作出以下分类总结。


1.1物欲型犯罪


物欲型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为了满足物质欲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的各种侵犯公私财物的犯罪。它包括:侵犯财产的犯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中的某些犯罪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2暴力型犯罪


暴力型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凭借其自身的自然力或借助一定的具有杀伤性能器械以强暴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并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或有造成损害危险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包括杀人、伤害、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等等。


1.3团伙型犯罪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团伙犯罪。这些人由于心理和生理还很不成熟,喜欢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到一起吃饭、酗酒滋事,更有甚者模仿电影中的“黑社会”,一群人组成一个所谓的“帮会”,再通过“武力”选出帮会的“老大”并订立所谓的“帮规”。


2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危害研究


2.1对个人的危害


对被害人的危害,青少年违法犯罪最直接的危害后果就是被害人,不管是侵犯财产型犯罪,还是侵犯生命权、健康权的暴力犯罪。大多的侵害对象都是人或是被害人的物。犯罪对个人的危害,青少年犯罪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它会因此改写自己的人生,埋葬自己的前途,真正一失足成千古恨,况且后悔已晚、痛恨已晚。因为法律是无情的,犯罪者必须受到惩罚。


2.2对家庭的危害


对被害人家人的危害,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生,既会对被害人造成经济的、健康的或生命的损害,还必定对被害人的家庭造成间接伤害。一念之差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可能没有想到是犯罪行为,就构成了犯罪。这种突如其来的犯罪行为,让父母几十年辛辛苦苦建设的幸福家庭,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危害后果不堪想象。


2.3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像成年人犯罪一样,都是国家制度,国家利益的挑战,那保卫国家利益的监狱、警察、部队等专*力量就必须对不法行为进行打击,打击的过程,就必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一个人的犯罪,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人力物力损失。


3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机制


3.1家庭预防


青少年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将由其父母或其他长辈来引导,这其中融和着父母长辈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等对青少年所形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即使是以后入校学习或者走上社会,生命初期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是潜意识存在的,在某些时候,家庭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因此,家庭教育的对青少年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一方面是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是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树立新的“教子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


3.2学校预防


学校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第一环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场所,也是决定青少年*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环节,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学校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过程中主要的工作不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水平,而是要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学校又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学校的运行管理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3.3社区预防


社区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模型,青少年在这个小环境中学习、熟悉、适应社会生活,尝试扮演自己走上社会以后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在社区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他独立自主走上社会以后的主要表现。因此,社区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长久以来,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中,我们一直注重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而很少涉及社区预防问题。这与我国传统社区的社会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社区角色的变化,我国法律界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教育,关注社区预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府、家庭、学校、社区紧密配合,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明霞,范秀花.人格障碍的犯罪学特征[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5).


[2]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机制[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59.


[3] 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高荣云.试析两代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青少年暴力犯罪[J].当代法学,2002(5).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