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都市晨报」
◎徐报融媒记者王任飞见习记者王慧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今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如何在早期识别脑卒中,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治疗?遇上卒中突发,正确的急救措施是什么?在卒中治疗上,我们普通人应该避免哪些误区?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是常见的急性病,俗称“中风”。该病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也高,往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医院针灸脑病科主任孙菊光介绍称:“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由于大脑对供血的需要是恒定的,一旦血管堵塞缺血,往往会导致诸多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
她指出,我们常说的“脑梗塞”“脑梗死”其实指的就是缺血性脑卒中,这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而出血性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出血”,该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当大一部分。
“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杀手之一。随着近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人群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且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孙菊光称,这两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中,年龄7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持续增加,日常接诊中,三四十岁的患者并不少见。
据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比重的增多,往往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吸烟、喝酒、熬夜、肥胖、压力大、不运动、高热量饮食等生活习性,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人体血脂代谢紊乱,发生严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容易导致脑卒中。”孙菊光如是说。
●发病后治疗不及时,36岁男子因卒中而致残
安徽萧县的齐先生(化名)医院住院部最年轻的一位脑卒中患者。今年36岁的他,需要在妻子的搀扶下缓慢行走,姿态身形如同一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说起齐先生的情况,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海艳一再表示“非常可惜”。据了解,齐先生身体虽然有点肥胖,但平时少有身体不适,也没有任何的家族病史。数月前,他感觉到头晕、乏力,医院就诊,但受到治疗方式、医疗技术的限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症状再次加重。这时,医院神经内科。
“齐先生刚来那会儿,明显感到右侧肢体无力,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反应也比较迟钝,我们综合分析下,认为这是非常典型的脑卒中症状。更要命的是,检查结果提示,齐先生的血压偏高,大脑一侧的中动脉血管已严重狭窄。”刘海艳说,由于齐先生错过了脑卒中静脉溶栓的“*金时间窗”,他的肢体肌力受到很大影响。目前,他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已持续一个月的时间,症状缓解不少,但他的肢体肌力很难恢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残疾。
刘海艳表示,医学界一直强调的是“脑卒中急救,时间就是大脑”,尤其将发病后4.5小时视为治疗的“*金时间窗”,也就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金抢救时间。“若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急救挽救生命,也大大降低脑梗的致残率和严重程度。”
“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窗,再进行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风险就明显增高。”刘海艳解释,所谓溶栓治疗,指的是利用药物溶解血栓,快速恢复梗死区微循环,从而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减轻缺血的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功能的损害。
脑卒中早期有“信号”,发现后应及早就医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许还有半身不遂……见识过卒中可怕的人都会问“有没有减少卒中威胁的办法?”对此,刘海艳的建议是,掌握中风早期识别的知识,以便采取及早干预。
据了解,医学上一般将卒中的早期识别归为六个方面:一是运动障碍,指面部或(和)肢体突然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的无力,握不住筷子,不能把夹住的食物送进嘴里,持物跌落,走路不稳,突然行走困难等,嘴歪、嘴角抽动、嘴角流口水,吃饭时漏菜汤,喝水时常呛咳。二是感觉障碍,有舌麻、唇麻、肢体麻木等。三是言语障碍,突然出现言语含糊不清或言语困难,不能讲话或不能被理解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四是性格变化,突然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和智力障碍等。五是眼前发黑、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视物变形,甚至突然失明。六是突然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如果觉得以上六方面太难记忆的话,刘海艳推荐记这个简单的“中风”口诀,便可尽早识别。“1”:看“1”张脸,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症状。“2”:查“2”只胳膊,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看是否出现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是否存在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脑卒中预防是关键,高危人群应做好筛查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危重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多。专家表示,目前认为脑卒中的发病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在体内长期存在,日积月累,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促使了脑血管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想要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一定要做好一级预防。
据了解,脑卒中的发生有8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有脑卒中家族史。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3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就可以判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院接受专业的筛查。”刘海艳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体检项目包括:血压、空腹及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TCD、颈部血管B超、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若TCD、颈部血管超声发现有血管病变,可选择性行CTA、MRA、DSA等检查进一步了解脑血管情况。
当然,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也有望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
专家建议说,大家要定期检查自身的健康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应当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指标,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使用降糖、降压药物。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安排饮食,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适度锻炼,不要久坐不动;戒烟限酒;秋冬季做好保暖,不要受凉;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秋冬时节卒中风险增加,提醒大家警惕“小中风”
“秋末冬初,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变化剧烈,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所以建议大家,特别是中老年人,应该及时增减衣服,同时还需要控制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孙菊光称,根据经验,秋冬季突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人不少,但现实中,很少有患者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病情,要么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发病,要么发病缓解后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