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老先生的《爱莲说》,初中语文课本有选,可谓家喻户晓。老先生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自况,托物言志,表现出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文章短小精悍,排比对偶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易成诵。因此,流传甚广!
在《我是唱作人》第二期的舞台上,有个被你为*的艺人,把周老先生的这篇《爱莲说》搞成了歌,并登台演唱,号称古风与现代风融为一体,结果把周老夫子的《爱莲说》给rap得面目全非,碎了一地,不像莲花,却像地瓜。本来是阳春白雪却给搞成了下里巴人。还被导得一片叫好,如果让周老夫子听到他的《爱莲说》被恶搞成这幅稀巴烂的模样,还不得气活过来呀!
*rap《爱莲说》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简析
《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形象,从此深入人心。因为此前莲花更多是爱情的像征,例如南朝乐府诗歌《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句,莲与怜谐音双关,怜就是爱的意思。而此后莲花作为志趣高洁的象征,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如此圣洁的莲花,清新无比的莲花,被张帅哥给唱得如此俗不可耐,烤地瓜味,很接地气。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求新求变还是值得肯定的。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但很难为读书人所接受。不过,没读过几天书的孩子们倒挺接受,跟着一起搞怪:“莲之爱,怪人爱,世人不分青红皂白也难怪。”嗯,是够怪的!
附
周敦颐(年—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中国古典美文绘本:《爱莲说》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36.3购买图自网络,涉权请删。欢迎转发评论。#*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