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土与软土
软弱土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软弱土的特性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承载力低、地基变形大,不均匀变形也大,且变形稳定历时较长。软弱土与软土在物理特征中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其力学标准却没有达到软土的标准。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淤泥和淤泥质土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触变性:软弱土在未破坏时,具有固态特性,一经扰动或破坏,即转变为稀释流动状态,强度明显下降,是一种结构性沉积物,尤其以海相粘土更为明显,因此具有较强的触变性,特别是当软弱土中亲水矿物较多时,结构性更强,触变性更加显著。流变性:在荷载作用下,软弱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成后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因流变而产生的沉降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年,且软弱土的长期强度小于瞬时强度。由于压缩性较高、强度低、因此地基沉降大,且多为不均匀沉降,极易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建筑物倾覆等危害。
软土又分为: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
泥炭:有机质含量大于60%的土。现场鉴别特征:除有泥炭质土特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
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小于等于60%的土。现场鉴别特征:深灰或黑色,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
淤泥:是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在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形成近代沉积物,富含有机物,通常呈灰黑色;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强。其抗震性能很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易引起建筑物地基沉陷。具有流变性、触变性。
淤泥质土:指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在1.0~1.5之间的粘性土。这种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的大江、大河、大湖沿岸及周边。
在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宝库中,由司炳文高级工程师发明创造的《孔内深层强夯》专利技术(也称为DDC法碴土桩技术),能大量消耗建筑及工业垃圾,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他先后获得了“孔内深层强夯”、“孔内灌注强夯混凝土桩”等8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北京市优秀发明奖和发明家等荣誉称号。这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受到北京市建委、环保局、科技委等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建委于年2月专门组织了专家鉴定会,对这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认真的审查鉴定。会议对这项技术给予很高评价,认为:“DDC碴土桩具有承载力高,抗液化能力强,地基沉降变形小”的优点,处理后地基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能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构思新颖,工艺独特,适合国情,技术水平属国内外首创。该技术有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广泛应用前景,是应重点全面推广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在各种复杂场地技术下对这项技术的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验证。由于《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的有效性,在许多工程中都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广泛赞扬,并且进一步积累了经验和不断改进提高,使其更加成熟。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在综合了重锤夯实、强力夯实、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双灰桩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其长处,抛弃其缺陷,集高动能、高压强、强挤密各效应于一体,完成对软弱土层的处理。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施工方法——《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通过机具成孔(钻孔或冲孔),然后通过孔道在地基处理的深层部位进行填料,用具有高动能的特制重力夯锤进行冲、砸、挤压的高压强、强挤密的夯击作业,从而达到加固地基、消纳垃圾、碴土的目的,使地基承载性状显著改善。这是一般地基处理技术都不具备的,具有显著特色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软弱土与软土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别,虽然名字相似,但其实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软弱土是土壤中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性较强,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这也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而软土则是一种地质学术语,指的是在地质年代相对较近的地层中,由于水分含量较高,土壤结构较松散,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液化等现象。在工程建设中,软弱土和软土都是需要特别重视和处理的地质问题,否则将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对软弱土和软土的性质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加固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在土地利用方面,软弱土和软土也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软弱土虽然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但其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适合用于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而软土则较为适合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因为其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塑性和适应性,可以通过加固和处理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要。因此,对于软弱土和软土这两种地质问题,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其特点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解决,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和强挤密效应,挤密加固范围大可以将加固区范围内的土中水排挤到加固区以外的土体中去,以改善地基土性,并且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不惧怕水,使处理后的地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这是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处理过的同种地基:
广东惠州市中海油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项目-大厚度开山回填地基(回填深度>10米)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广东惠州市中海油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中海油厂区内,项目为中海油恵州二期项目,包括万吨/年炼油、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公用工程,总投资多亿元人民币。
项目所在地一半是海,一半是山地,项目前期经填海造地,填海多为开山碎石,粒径不一,且回填和场平中,有大量树木、根系填入其中,后经开山回填至±0标高,整个场地面积达万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为新填海造地区域。
该场地的地层上部为开山碎石土回填,块石粒径最大可达4米,回填深度近10米。回填土下为第四系沉积地层,主要为饱和状态的粉土、粉质粘土,且存在软弱下卧淤泥层,软弱土层最大厚度在10米以上。基岩埋深深浅不一,浅的地方出露地表,深的地方可达30米。场区内局部在场地表面即有积水,地下水水量大、水位高,同时对钢筋和混凝土具有腐蚀性。
经中石化设计院比选技术方案,选择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fk≥kPa;
2、化工一区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kPa,变形模量不小于25MPa;
3、化工二区复合地基最高承载力不小于kPa,压缩模量不小于20MPa;
4、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
三、处理效果:
经建设单位委托中化一岩检测单位检测,其结论为:经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kPa,压缩模量Es≥25Mpa,复合地基整体刚度均匀,满足设计各项要求。
北京房山区新城万亩森林公园项目-液化土地基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北京房山区新城万亩森林公园项目为房山区绿化工程,其中假山、建筑经地质勘察,存在细砂,有中度液化性,且土层承载力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液化土地基进行处理。
建设单位经过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总工程量:2万立方米。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kPa;
2、液化性全部消除。
三、处理效果:
经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地基处理完成后,由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kPa,液化性全部消除,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