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梅
经常路过胶州湾滨海湿地的人,这几个月会发现,原来霸占滩涂的大片互花米草,被挖掘机清理了。
据了解,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物种,近十年来在我国沿海迅猛爆发,遍布全国海岸带,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均有互花米草分布,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山东省专门制定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要求自年起,3年内基本消除全省存量,基本遏制扩散态势,全面提升综合防治能力。
目前,青岛市分布的.09公顷互花米草已经全部刈割完成,翻耕面积达公顷,预计年度翻耕面积将达总面积80%,治理进度在全省领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组书记、局长焦明伟表示,下一步,主要任务是完成存量区域互花米草治理,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治理效果。
严重危害滨海生态系统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生长于滩涂湿地或入海河口,耐盐耐淹抗风浪,年被引入我国,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之后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首批16种造成严重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互花米草作为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名列其中。
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强,种子或植株可随风浪潮流四处漂流,条件适宜即能生长,可在周边近海区域生长蔓延。近10年来,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迅猛爆发,遍布全国海岸带,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均有分布,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影响。
根据遥感影像动态监测,年胶州湾滨海湿地就已经有互花米草分布,年互花米草开始明显扩张,根据年7月遥感影像与无人机实地调查,青岛市互花米草总面积大约为.17公顷(约合.55亩),年部分区市对互花米草分布面积进行了重新实测,合计.09公顷(约合.35亩),比年增加了93.92公顷(约合.8亩)。
互花米草入侵、扩散不仅对滨海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还严重危害区域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
互花米草强大的根系会破坏近海底栖生物环境,威胁底栖生物和海鸟的生存,导致原生物群落生存空间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大量本土盐沼植物因竞争不过互花米草而逐渐消失。
互花米草生长密度大,在低中潮滩会形成“生物堤坝”,阻塞航道,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破坏潮间带及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
互花米草侵占本地海洋生物繁殖与生长滩地,经济价值高的蟹类、贝类等渔业资源在互花米草侵占区域基本消失,对水产养殖业造成损失。
由于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可以靠种子和根系两种方式繁殖,又因其生长在潮间带,治理非常困难,且我国尚未发现本地的天敌和其他制约因子可以控制互花米草种群增长和扩散,因此互花米草的治理需要人为干预。
“刈割+翻耕”斩草除根
省委、省*府对互花米草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防范继续扩散,力争尽快消除”。年,省自然资源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要求3年内基本消除全省存量,基本遏制扩散态势,全面提升综合防治能力。
按照省上工作部署,青岛市迅速行动,深入开展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府分管副秘书长为组长、相关市直部门及区市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全市治理工作进行统筹推进。为提高治理针对性,会同省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工作专家委员会对沿海互花米草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织沿海区市相关负责同志专门赴*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调研学习省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区治理工作经验,并组织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河三角洲站专家以及东营市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研讨,迅速形成了《青岛市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会议,指导沿海区市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
青岛市成立了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工作专家组,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科研优势,经多次调研和专家会商,编制了《青岛市互花米草治理技术手册》,针对青岛市互花米草分布面积大、分布区域分散、各分布区域环境差异大的客观实际,确定了“刈割+翻耕”的治理方式。各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分别采用了浮筒式挖掘机、机耕船、割草机、履带式还田机等施工机械,大大提高了全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效率。
各区市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推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比如,即墨区研发了“互花米草治理管理平台”,采用“一图指挥”挂图作战;西海岸新区成立了互花米草防范治理项目部,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按照潮汐变化采用机耕船和割草船交替工作提升效率;市互花米草防范治理工作专班采取区市交叉对比监督的管理模式,带领各区市相互学习治理方法、对比工作进度、监督治理质量。
为确保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完成治理目标任务,8月20日,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召开全市涉海环境综合治理专题会议调度互花米草治理进度。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建立了周调度工作机制,每周通报各区市治理工作进展情况,自8月底开始实行日调度,每周现场督导、两次通报。
相关区市克服各种困难,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歇人不歇设备,昼夜奋战,超前完成了年度治理任务。
克服困难抓住治理关键期
在互花米草治理过程中,青岛市主要面临地质和气候两方面的问题。
青岛市沿海地质情况差别较大,在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开展前,各区市对分布区域地质进行了调研,现场实际情况远比预期要复杂得多。例如,胶州湾和丁字湾滩涂淤泥深,机械设备容易陷沉,墨水河、凉水河部分河道石头较多,可能损伤机械,有的治理现场存在潮沟或毗邻养殖区,致使大型设备无法靠近施工,只能靠人工完成。
6-8月是互花米草生长旺盛期,8月以后,新生的根茎开始具有繁殖能力,因此,6-8月是治理互花米草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进行刈割,地下根茎再萌发幼苗的情况会比较少。但与往年相比,今年降水多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有效作业时间有限,对完成互花米草治理任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针对以上复杂情况,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加大机械和人力配备,通过组织协调,从东营、福建等地调集了90余部设备和名专业人员来青岛协助各区市开展工作。
各区市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机械进行反复试验改装,有针对性制定治理办法。比如,城阳区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了人工刈割、机械刈割(水上挖掘机定制刈割刀片)、水上挖掘机翻耕(30T以上)、机耕船(出厂时为4轮,后期为适用滩涂作业改装成10轮)4种方式同时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区市干部群众抓住互花米草种子成熟前的治理*金期,昼夜奋战打歼灭战,迅速完成对全市互花米草的刈割工作,使互花米草无法通过种子的有性繁殖继续进行扩散,实现了有效治理的重要一步。
发现复萌势头将立即清除
青岛市互花米草治理主要采用“刈割+翻耕”的治理方法,互花米草刈割完毕后,还要进行后期翻耕治理。这种方法不改变滩涂地貌,不涉及用海申请,比“刈割+围淹”方法的成本低,而且治理效果很好,已经在*河三角洲得到了验证。
冬季寒冷,生长季末期因翻耕而受损的互花米草根茎将更难恢复。根据技术要求,青岛市把翻耕深度定在20-30厘米,石头较多的河道或翻耕设备无法作业的局部区域,采用挖掘机深埋的方法,深埋深度达到1米,把互花米草植株全部翻耕铲碎或深埋,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青岛市分布的.09公顷互花米草已经全部刈割完成,翻耕面积达公顷,预计年度翻耕面积将达总面积80%,治理进度已在全省领先。
焦明伟表示,下一步,主要任务是完成存量区域互花米草治理,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治理效果。
对剩余未完成翻耕区域,考虑到多为分布分散、地形环境复杂、机械难以操作的实际,将组织专家组及各区市进行会商,提出精准对策。青岛市将翻耕时机选择在冬季,即11-12月,对刈割后的互花米草根茬进行翻耕,切断互花米草根状茎,使根状茎在低温环境下死亡,从而阻断互花米草的无性繁殖。必要时翌年春季新苗生长初期再组织翻耕一次,力争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对已治理区域,提前研究返青治理预案,定期采取无人机航拍和人工巡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查。尤其在明年四五月份的萌芽期持续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复萌势头,立即按确定方式进行清理,确保除草务尽。对种子萌发的实生苗,将采用人工补除的方法,对根状茎萌发的克隆苗,则优先采用翻耕的方法及时清除。
同时,加大对上和横向协调力度。青岛市丁字湾区域互花米草治理涉及青岛市即墨区和烟台市的莱阳市、海阳市,甜水河区域涉及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和日照市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因互花米草具有繁殖力强、种子或植株可随风浪潮流四处漂流、条件适宜即能生长等特性,需要三个地市同步开展治理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目前,青岛市分布的互花米草已全部刈割完成,我们将继续与省海洋局和周边地市进行沟通联络,争取尽早协同开展治理工作,确保青岛市治理成果。”焦明伟说。
互花米草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扎实治理,坚决打赢互花米草治理攻坚战,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延伸:青岛市外来物种达余种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据专家介绍,这些“海外来客”“偷渡入境”的渠道主要有:自然入侵,通过空气流动,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发生自然迁移,造成生物危害;人为引进,分为有意引进和无意间引进,其中有意引进包括出于观赏、饲料等目的;无意间引进,虽是人为的,但其主观上并无引进意图,而是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客无意间被引入的。此外,入境旅客带的水果、肉类、甚至鞋底,也会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入侵物种是外来物种中有危害性的一类,它们从国外进入扩散到新的环境中成为野生状态。若新环境没有天敌的控制,它就疯狂繁殖并排挤原生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经济损失。
青岛市有余种外来物种,除了互花米草,还有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大花金鸡菊、加拿大一枝*花等。
日本松干蚧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严重危害赤松的生命,青岛的赤松已经很少,与这种虫子关系很大。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表示,目前日本松干蚧在青岛数量很少,已经造不成危害,一方面是因为防治工作从来未停,另一方面青岛的赤松已经变得很少,这种虫子没了赤松作为寄主树种,所以没有再蔓延。
美国白蛾原产地是美国,年最早在青岛市崂山发现,后来在岛城蔓延。青岛市林业专家介绍,美国白蛾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至50公里,可危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多种阔叶植物。从年起,青岛市开始大面积飞防美国白蛾。释放啮小蜂等生物灭虫方法,是飞防之后的第二道屏障。
松材线虫也是一种危害松树的外来入侵物种,由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带进中国,年底首次在青岛发现,由于防治得当,病虫害仅在部分区域发生。
豚草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40年代被带入青岛,在浮山、崂山、北岭山等地均发现其踪迹。它的花粉量很大,缺乏抗体的人一旦吸入这种花粉,便会出现哮喘、打喷嚏、咽喉奇痒、荨麻疹等症状。每年10月前后,豚草的花粉都会给一些人带来严重过敏。经过有关部门的清理,豚草数量在逐年减少。
水葫芦又叫水荷花,原产于南美,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泛滥成灾,大量覆盖水面,污染环境。目前水葫芦在岛城的一些淡水湖泊和池塘里也有分布,但是受水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没有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
大花金鸡菊,别名“剑叶金鸡菊”,是一种侵占性非常强的外来物种,虽然没有*性,但生命力和繁殖力非常强,对土壤几乎没有任何要求,特别耐旱,不怕冷不怕热。大花金鸡菊出现在青岛田野山间,被相关部门清理过。
加拿大一枝*花繁殖能力超强,既能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通过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与本土植物、农作物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被称为“生态杀手”。近日,有群众反映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机坪西侧发现入侵物种“一枝*花”,胶州市公安局胶东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清理,并对清理的植株进行焚烧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