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里人都爱吃菱角。不是翠绿的青菱,不是鲜艳的红菱,不是四个角的嫩菱,而是长着两个倒勾状大角的乌菱。这两个角,怎么看都像动物世界里非洲水牛头上的大角,蛮横、霸道、又有点滑稽。老乌菱虽然皮又黑又厚又硬,煮熟后的菱肉却雪白如玉,松香无比,粉糯微甜,带着水生植物特有的清新之气。
菱角是一种大众化的食物,价格向来便宜,但上市时间短,地域性较强,除了产地外,其他地方一般比较难以吃到最时鲜的菱角,毕竟用空运这样快速的方式运输如此便宜的食物是绝对不划算的。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中说道:“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繫青菰裹緑盘”,自此就有了乌菱不论钱一说。苏轼另一首诗《食菱》中又提到“野沼涨清泉,乌菱不值钱”,一件事说了两次,看来老苏对菱角价廉物美这事儿还挺认可的。
中秋前后是老乌菱上市的佳期。中秋拜月,有些地方,特别是老一代的粤人家庭,供桌上少不了一碗煮熟了的老乌菱。完事后将乌菱对半劈开,抠出雪白的菱肉,入口咀嚼沙沙的,微甜。吃不完的菱肉还可以滚豆腐、焖排骨、烧肉、炖鸡,都是绝好配搭。菱肉剁碎煮粥,加红糖调味,对补身养颜也是极好的,有些腊八粥中就会加入老乌菱。我生了孩子后母亲煮菱角粥给我温补,这具有一定的道理,早在《齐民要术》里就介绍“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食之能安中补脏耳目聪明,轻身耐老”,虽说“除百病”有夸张之嫌,菱肉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却没有令人发胖的脂肪,可以代替米饭充饥,确实是养生减肥的好东西。
老乌菱除了好吃,对于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它既能玩又能吃。就我自己来说吧,通常一颗老菱拿到手,不会立马敲开吃了,会仔细端详它的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能是一个元宝、一头公牛、一艘小船、甚至一个秤砣……握在手里把玩上半天,摸得菱壳光光滑滑,像把玩古董一般。有时还特意将黑色的外皮一点点撕去,脱了皮的老乌菱更像公牛隆起的肌腱了。对于吃完了的菱角,我和妹妹最常玩的就是将菱壳套在十指上,瞬间变得张牙舞爪,两人比划来比划去,如同跳大神;或就着昏*的灯光在墙上做手影,打来打去,边打边编一些妖魔*怪的故事。手巧的小伙伴会用乌菱壳做哨子,在菱角的“肚脐眼”上钻个洞,用发夹或针形物将里面的菱肉一点点抠出来,做得好的哨子能吹出好听的小曲儿。后来古玩界出现的老乌菱把玩手件,是类似的制作原理,制作得好的乌菱空壳品相完美,用手能弹出悦耳的声响,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把玩老乌菱壳衍生出来的行业么?!
中秋过后,萧条渐起。及至晚秋,红藕香残,菱叶化泥,那些无缘被人类采摘的菱角,渐渐地壳变得黑而硬,脱离了植株,坠入水底,在萧索孤寂的冬季,静静地沉睡在塘底淤泥之中。等村民们分鱼的时候来到,打起水泵抽干塘水,除了鱼被瓜分了之外,沉塘老菱也得以重见天日。食物储备紧张的冬季,老乌菱又出现在我们家的锅中,暖暖的炉火,昏*的灯光,喷香的菱肉,一家人叽叽喳喳边聊天边分吃老菱,妈妈也会趁机试音,轻轻又有点羞涩地哼起一度十分流行的《采菱曲》,并且向我们描述那种芦花飘飞、船摇水荡、年轻姑娘们边采菱边唱歌的场景。我想她一定是从电影里看来的这些场景,也成了那个时代女性们心中所向往的一种代表美好与自由的状态。总之,温馨与知足充盈着整个房间,那种觉得生活虽然不怎么如意、但幸好自己不是卖火柴小女孩的幸福感,竟成了我跌跌撞撞童年的一条精神主线。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