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1日讯近日,记者在德州城区岔河堤岸旁的锦绣川景区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开展清淤、冲洗的作业,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景区内处处呈现一番忙碌的景象,原来景区正在进行岔河段行洪后的清理修缮工作。
今年德州漳卫南运河岔河段连续行洪近五个月,为年以来最大规模。随着近期水位的持续下降,岔河河道的堤岸旁显现了大量黄沙和淤泥,使得行洪后的清理修缮工作迎来了新的高峰期。
德州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服务中心锦绣川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娜告诉记者,“行洪之后产生了大量的黄沙、淤泥,最厚的淤泥可以达到20多厘米。清理的时候单纯用机械是做不到的,必须是机械加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
连日来,景区管理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从“堤上”到“堤下”、从“重点”到“边角”、从“大道”到“小路”,组织实施清理。目前,日均出动人员80余人次、机械20余台次,清理淤泥达余方。而最近两天,清淤工作虽然步入了尾声,但也迎来了最大的难点环节。
李娜谈到,“现在工人施工的位置是景观点‘博弈平台’的玻璃地面,玻璃地面在行洪过后,我们不了解下面的情况,所以工人采用了一种传递的方式来进行清理。前面的两位工人穿上了救生衣,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景区“博弈平台”的玻璃地面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淤泥。由于淤泥厚度超过了20厘米,导致淤泥之下的地面情况,无法清楚知晓。并且由于长期浸泡,地面受损情况未知,清淤人员只能分成两组,通过前方挖泥,逐一传递的方式,小心翼翼将淤泥运送到玻璃平台之外的水泥地面上。
德州锦绣川景区行洪后清理修缮项目施工队长孙寿祥介绍说“工人们执行‘三班倒’、不休班,用人工清理出来淤泥以后再运走,现在的主要困难就在这里。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干完了,如果水位下去的话,大约就是7天的工作量。”
据了解,因岔河行洪原因,景区内堤道路绿化、地面铺装、休闲设施等均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电力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景区已经在各个入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和警戒线,并且安排了身着“志愿红”的管理人员进行巡逻、劝导,同时向市民开展烟头不落地、单车不乱放等文明宣讲,并提供暖心的志愿服务。
德州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服务中心锦绣川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杰说到,“我们景区志愿服务站提供一些便民服务的物品,包括充电器、老花镜、针线包、一次性纸杯、饮用水、医药箱、雨伞、雨衣等,为市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闪电新闻记者刘振德州台孟宏张勇德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