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最终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临床特征。病人常因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等多器官功能慢性衰竭而死亡。
肝脏临床分类
1、国外指南分期
(1)代偿期
①1期:1a期和1b期。1a期无明显症状。1b期有显著门静脉高压,尚无消化道静脉曲张。
②2期:消化道有静脉曲张,但无出血及腹水。
(2)失代偿期
①3期:有腹水,无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伴或不伴消化道静脉曲张。
②4期:有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伴或不伴腹水或肝性脑病。
③5期:脓毒症,难控制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急性肾损伤-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等多器官功能损伤。
2、按结节形态分类
(1)小结节性肝硬化
结节大小均匀,直径一般在3~5mm,最大不超过1cm,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是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营养不良和贫血患者中也可见小结节性肝硬化。
(2)大结节性肝硬化
结节粗大,大小不均,直径一般在1~3cm,慢性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常为大结节性肝硬化。
(3)大小结节性混合性肝硬化
即肝内同时存在大小结节两种病理形态,大部分肝硬化为混合性肝硬化。
肝硬化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肝炎患者。
病因总述
导致肝硬化的病因有10余种,我国目前仍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在欧美国家,以酒精及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多见病因。此外,脂肪性肝病、免疫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等也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
基本病因1、肝炎病毒感染
HBV或HCV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肝炎,控制不良者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并最终进展为肝硬化。
2、酒精性肝病
由于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肝脏疾病,持续发展至肝小叶结构损坏,形成结构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态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病
不是由酒精引起的,也没有其他明确病因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并逐渐进展为肝硬化。
4、自身免疫性肝病
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5、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陷,某些代谢产物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肝硬化。常见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等。
6、药物或化学毒物
长期接触、服用肝毒性药物或毒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7、寄生虫感染
血吸虫感染后,成熟虫卵被肝内巨噬细胞吞噬后演变为纤维细胞,形成纤维性结节。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肝内外胆管内,引起胆道梗阻及炎症,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
8、循环障碍
当患者有布-加综合征或者右心衰竭时,循环发生障碍,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导致肝细胞变性及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9、不明病因
有些肝硬化的发病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危险因素1、肥胖。
肥胖
2、胰岛素抵抗。
症状总述
肝硬化在代偿期时大部分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在失代偿期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肝组织纤维化及结节再生所致的小血管扭曲变形,阻碍血液流动)两类表现。
典型症状1、代偿期症状
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在劳累、紧张或伴随其他疾病时出现,休息和助消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2、失代偿期症状
(1)肝功能减退
①消化吸收不良: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餐后加重,吃肉后容易腹泻。
②营养不良:身体全身状态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
③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
④出血和贫血:常有黏膜瘀斑、鼻腔及牙龈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
⑤内分泌失调:病人可出现肝病面容(即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皮肤色素沉着、面色黑黄、晦暗无光)、蜘蛛痣、肝掌以及腹腔积液。男性患者还可见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女性患者可见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
⑥不规则低热。
⑦低清蛋白血症:常有下肢水肿及腹腔积液。
(2)门静脉高压
①脾功能亢进及脾大:门静脉高压导致脾瘀血性肿大,并且本应该进入体循环的肠道抗原物质被脾脏吸收,刺激脾功能亢进,造成增生性贫血、感染及出血。血吸虫性肝硬化脾大常较突出。
②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人常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甚至导致脐疝、呼吸困难和心悸。
并发症1、消化道出血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高压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或柏油样便,严重者致出血性休克。
(2)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使胃黏膜静脉回流缓慢,屏障功能受损,易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
(3)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多为反复或持续少量呕血及黑便。门静脉高压性肠病,常出现反复黑便或便血。
2、胆石症
患病率约30%,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较常见。
3、感染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病人出现腹腔积液后,引发的急性细菌性腹膜炎。
(2)胆道感染:胆石症所造成的梗阻可引起感染,病人常有腹痛及发热;当有胆总管梗阻时,出现梗阻性黄疸;当感染进一步损伤肝功能时,可出现肝细胞性黄疸。
(3)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减退,可造成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
4、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约50%肝硬化病人会出现肝性脑病。
5、门静脉血栓或海绵样变
(1)门静脉血栓
①急性门静脉血栓:症状为急性腹痛,严重者可引起肠缺血和肠梗阻。
②慢性门静脉血栓:可无症状,常被忽视,往往首先由影像学检查发现。
(2)门静脉海绵样变
门静脉高压形成静脉内阻塞后,在门静脉周围形成细小迂曲的网状血管。
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硬化病人常伴有腹水,需限制钠的摄入,并进行利尿处理,这些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7、肝肾综合征
由于严重的门静脉高压,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多种扩血管物质不能被肝脏灭活,引起体循环血管床扩张,肾脏血流减少,出现肾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及氮质血症。
8、肝肺综合征
肝肺综合征是在肝硬化基础上,排除原发心肺疾病后,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体征,如发绀和杵状指(趾)。
9、原发性肝癌
在我国,85%左右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
检查检查
出现乏力、食欲缺乏、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建议做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判断病因。
体格检查1、视诊
肝硬化病人可有肝病面容、皮肤和黏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部膨隆等体征。
2、触诊及叩诊
肝脏位于右下腹部,正常情况下,质软,不可触及肝脏下界。但肝硬化病人可在肋下触及肝脏下界,且肝脏质地偏硬、边钝。部分患者还可触及增大的脾脏。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
早期肝硬化患者血常规可正常;失代偿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有感染时白细胞升高;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2、尿常规
一般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肝相关性肾炎时,尿蛋白阳性。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时,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肝细胞损伤引起的黄疸时,尿胆原增加。腹水患者应常规测定24小时尿钠、尿钾。
3、便常规
一般正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时,可出现黑便、柏油样便、甚至暗红色血便,大便潜血阳性。
4、肝功能检查
(1)血清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2)蛋白质代谢: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在没有蛋白丢失的情况(如蛋白尿)时,血清白蛋白量常能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在肝功能明显减退时,白蛋白合成减少。
(3)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预后指标,晚期肝硬化及肝细胞损害时明显延长。
(4)血清酶学检查:肝细胞受损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肝细胞坏死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胆碱脂酶(ChE)极度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5)脂肪代谢:代偿期患者血中胆固醇正常或偏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升高。失代偿期总胆固醇,特别是胆固醇酯明显降低。
(6)血氨:动脉血氨的测定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
5、血清电解质
判断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
6、甲胎蛋白(AFP)
肝硬化活动时,AFP升高。合并原发性肝癌时,转氨酶正常,AFP持续升高。
7、病毒性肝炎标记测定
有助于明确病因,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乙肝、丙肝或丁肝。
8、血清免疫学检查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时,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阳性。
9、血清铜蓝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时降低,伴尿铜增加。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
可以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鉴别肝硬化结节和肝癌。
2、CT
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3、MRI
可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
4、放射性核素显像
经放射性核素99mTc-扫描测定的心/肝比值,能间接反映门静脉高压和门体分流程度。
5、上消化道钡餐摄片
患者需要喝一种名为钡剂的液体,钡剂可以覆盖食管、胃和小肠,并在X线上显示出来,可以发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病理检查肝组织活检:医生在超声或者腹腔镜的指引下,快速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确诊早期肝硬化。
其他检查胃镜检查:该检查需要将一根细管(内镜)穿过食管以查看胃壁情况。检查前患者需要禁食一晚,该检查可直接观察并确定食管及胃底有无静脉曲张,并可以确定有无门脉高压性胃病。
诊断诊断原则
肝硬化的诊断需综合考虑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过程、辅助检查(如CT、超声等),还应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腹腔内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1、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四条之一)
(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需要排除不是由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3)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1.3cm等。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
①PLT小于×/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②血清白蛋白小于35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
③INR大于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d以上)。
④AST/PLT比率指数(APRI):成人APRI评分大于2。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2、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1)具备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2)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鉴别诊断1、慢性肝炎
该病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表现相同,但是肝脏无肿大,且表面光滑,B超检查可以鉴别。
2、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可出现肝区疼痛及无法解释的发热,触诊肝肿大,穿刺发现有或无血性腹水,并且血清甲胎蛋白持续升高而转氨酶正常。肝组织活检可鉴别此病。
3、腹腔内肿瘤
一般为顽固性腹水,呈血性,通过腹腔穿刺,取腹水并进行检验,可找到肿瘤细胞。B超、CT等检查可发现原发肿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