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召开的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对如何破解城市积水难题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通过系统谋划、靶向治涝,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不断提升防汛排涝信息化、“硬实力”;
一方面,探索“一点一策”整治措施,针对不同积水点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破解城市积水难题。
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
事关城市建设发展
和居民生产生活
极端重要又艰巨复杂
跟大徐一起
看徐州如何
推进积水点治理
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
一点一策,“对症下药”
鼓楼区孟家沟小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排水管道年久破损,淤泥堵塞,逢雨必淹。前些年,一楼居民统一把电表改装到了二楼。
汛期还未过,早一天完工,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早一天得到更好保障。
鼓楼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水利工程处在损坏严重的海鸥路76米排水沟内新建一个内径1米的排水管,并建设一座节制闸,同时在煤港路边沟上游新建内径2.2米的排水管道,对下游约1.5公里的排水沟进行清淤。
与此同时,位于云龙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处的彭旅路积水点,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工人正在不停地忙碌着。
这个积水点周边有云苑路小学、乔湖农贸市场和保利鑫城等居民小区。然而因道路地势较低,且未实施雨污分流,受上游高水低压、下游顶托等影响,雨量较大时彭旅路积水严重,对周围居民交通出行造成很大影响。
为解决彭旅路片区积水问题,有关部门在老房亭河新建了一座强排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0.5立方米,高于设计水位时,泵站将自动启动进行强排。同时结合水环境治理,新建污水管网米,解决该片区雨污混流问题。
目前彭旅路积水点治理工程已完成60%以上,计划10月底前完工。
建节制闸、强排泵站、排水管道扩容……市区各个积水点整治中,力争做到精准治理、对症下药。
夹河街、中心商圈的积水问题困扰市民和商户已久。鼓楼区通过全面梳理,厘清积水点位、积水原因,制定对应举措,发现河清路和中山北路现有排水管网远远满足不了排水负荷,经对接市水务局,准备启动中山北路、河清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增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增加排水能力,并在夹河街新建一座强排泵站,遇强降雨时可以把中山北路雨水强排至故黄河。
经过对全区隐患点和积水点进行全面排查,鼓楼区总共发现35处积水点,形成点位清单,确保在年汛前全部完成。
根据市区积水点治理计划,云龙区今年重点治理7处易涝积水点,目前如意湖坝体加固及泵站扩容、莲花井巷管网疏浚、铁货街泵站自动化改造、彭旅路雨水泵站建设、陇海南路和龙润小区积水点治理工程均已完工;劳动巷管网改造已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恢复等施工,9月下旬竣工。
坚持“一点一策”“一片一策”,泉山区制订了易涝积水点治理工作方案,计划分3年时间逐步解决各积水点问题,并进行了责任分工。王陵街道地处市中心,经深入细致排查,梳理出夹河街、少华巷、云西小区等易淹易涝隐患点位共9个,这些点位地势低洼、排水设施老化、地下雨污管网整体防御能力低。结合实际,王陵街道制订了《王陵街道积水点整治“一点一策”整治方案》。
将排水、管网、泵站等环节有机结合,消除“断头管”,打通“内循环”,确保治理实效,我市通过“一点一策”积水点治理,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内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系统谋划,靶向治涝
徐州老城区地势四周高、中间洼,“一城三域”水系复杂,市区大部分区域处在南四湖、故黄河和云龙湖的洪水位之下,部分排水设施建设年代早、标准低,汛期暴雨内涝成为城市的主要灾害。再加上这几年极端天气增加,市区多次遭受超强台风、特大暴雨袭扰,每年都会产生新的积水点。
面对这些城市“暗疾”“内伤”,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治理易淹易涝积水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区分“轻重缓急”,系统谋划、靶向治涝,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结合”:
与雨污分流工程有机结合。新建区要按照规划要求,高标准进行雨水管渠及附属设施规划和建设,保证设施排水能力;已建区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建设改造等项目,制订各片区雨污分流年度滚动实施计划,有序推动管网提标改造。
与河道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中心城区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清疏整治河道暗涵,因地制宜恢复历史原因封盖、填埋的天然排水沟渠、河道,畅通城市水系,大幅提升河道水环境,利用自然水体与人工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和行泄通道,实现内涝防治标准下的蓄排平衡。
与城市更新行动有机结合。充分结合城市更新、片区开发等同步实施积水点治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留白增绿,充分利用园林绿地、坑塘沟渠等,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增加雨水调蓄能力。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行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雨水源头减排措施,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压力。通过系统治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自信从容地迎接风雨的考验。
《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提出,我市将结合国土空间、流域区域防洪和雨污分流等规划,协同推进市区积水点治理和河道生态环境治理,系统提高城市综合防洪排涝能力。
提高智能化监控能力
根据《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我市将提高智能化监控能力。建设城市积水内涝感知系统,实施泵站、闸门和排水管网监控,扩大积水点监测范围,实时掌握降雨量、道路积水深度等状况。年实施智能化控制工程,新增积水点监测设备17套,对20座人工操作的区级闸站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
鼓楼区投入70余万元对徐运新河、子房河等10处重点闸站实施自动化改造,并纳入可视化监管平台、云视讯会商平台、“智慧鼓楼”综合平台“三大平台”,以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万元购置大型强排泵车、排涝机器人等应急救援设备,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专业化排水防涝应急队伍。推动监测预警智能化,依托水质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在全区易淹易涝积水点和闸、站、河道等重点部位新增监控感知设备45套,加大CCTV机器人、全地形机器人对管道的监测频次,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系统谋划布全局
“一点一策”抓细节
徐州将全力以赴
坚决打好市区积水点治理攻坚战
文字
吴云
图片
刘冰
编辑
赵子豪
原标题:《破解这个难题,徐州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