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草木有情在心田种一束莲钱江晚报
TUhjnbcbe - 2025/2/3 12:57:00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 https://m.39.net/disease/a_6239962.html

□陈新森

一池荷花藏隐在湖上村村口的山岙湿地里。正是盛夏赏荷季节,“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风吹莲动,粉荷含笑。徜徉在清丽的山水间,满世界有盛大的荷香缭绕。溶溶的绿色映衬着柔柔的水波,蒸腾的暑气消融在田田的荷叶上,一股凉意掠过肌肤,如水如丝,一寸寸往心田里游走。

荷是乡间颇为寻常又惹人欢喜的植物。湖上,是磐安玉山台地游客最为集中的农家乐特色村。早年间,实行包产到户,一方水田高低错落,散户零星种些莲藕,稍不留意,映日荷花就从眼皮底下悄然滑过。今夏到湖上,但闻村里流转农田、连片平整,种上百亩荷花,心下欢喜,得片刻闲,便想和草木聊聊天,给心灵松松弦。一进山岙口,入眼便是浓浓的绿意,荷塘四周草木成荫,水域之内叶翠花艳,曾经的小家碧玉已然脱胎换骨,成长为惊艳端庄、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让人忍不住心神一荡。

热啊,忙啊,心头有说不出的苦啊,人生之夏,难免常陷于无尽的烦躁。抬脚走进这草木之间,走到这空旷和安详的田野之上,那些纠缠不休的琐琐碎碎、嘈嘈杂杂,便随风飘散。自由的空气,蔓发的植物,还有辽阔的天空,传递着简约和从容的生命本真。眼前一望无际的荷叶,朵朵盛开的荷花,芳华烁烁,馨香阵阵,那般清新澄净,心情变得舒展和放达。观荷纳凉闻清香,许是环境,许是心境,一时谁也分不清。

荷塘边水草蓊郁,散发着蓬勃的朝气,风经湖水浸润,送来丝丝凉意。难怪古人避暑,首选临水的亭台桥畔。宋代陆游在《桥南纳凉》诗中写道:“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中描述:“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把盛夏的炎热和纳凉的快意写得栩栩如生。在酷暑难耐之时,荷塘无疑是绝好的“避暑胜地”。“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湖上村的荷花谷,在潋滟水边,在曲折廊道,在莲池深处,总有那么多游人拍照、赏荷、品莲,其趣陶陶、其乐融融,惬意而安然。这等光景,不必多,只需半晌,便是一种至美的享受。

荷花别称莲花,又有芙蕖、菡萏、芙蓉、溪客之别称,字好意佳,惹人流连回味。从古至今,爱莲之人甚多,有人赞其“天然去雕饰”的绝美容颜,有人咏其“亭亭出水中”的雅致风韵,有人则叹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早在《诗经·国风·郑风》里就有《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南朝《西洲曲》多次写到莲花:“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唐代李白的“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宋代苏东坡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晏几道的“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明代常伦的“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清代曹寅的“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把荷之风韵、莲之品性写得情境交融,妙趣横生,纸上风荷一样令人陶醉。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意蕴深长。一朵清纯、静美、高洁的莲花,绽放在唐诗宋词、散文名篇中,盈一眸清凉,捻一指荷花,自远古一点点地将夏天打开,将清风送来。那白玉般的花盏,在荷塘里,在绿叶上,展现着君子般高贵的气质,跨古今,越千年,成为人间草木的典雅风范。

“微雨过,小荷翻。”午后,偏偏下起雨来,没带雨具的游客便蜂拥着往村里跑,荷塘瞬即变得静逸。雨点落在荷叶上,那声响窸窸窣窣,柔婉而深情,像是轻慰,又像是私语。沿着绿意盈盈、曲折有致的湖中长廊,悠悠然往荷花深处走去。细雨似空中抛洒的玉珠,明明净净,闪闪烁烁,溅起一湖涟漪,像是天空对大地在诉说。一些荷在绽放,一些荷在孕苞,一些荷已结出莲蓬,这是湖上村人的种植创意,让原本一季的花期,后浪推着前浪,次第花开,赏荷季得以延期。水色苍茫,氤氲的水汽同迷蒙的细雨交织着,荷叶在雨丝风片中摇曳生姿,荷花宛如娇羞的女子踮着脚尖向外张望,有小船划到莲湖之中,采莲女“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一时令人恍惚,到底是仙境,还是人间。

此时的我与莲挨得如此之近,近到听得见彼此的呼吸。彼此相望,便成了别人镜头里的风景。莲之美,在于它的清雅,不与百花争艳,不为污泥所染,清丽脱俗,气质高雅。莲之美,在于它的质朴,不会争媚,不会趋时,不标新立异,也不哗众取宠。不但有美的容颜,还有美的心灵,不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全身是宝,荷叶、荷花、莲藕、莲子、菱角,入馔入药,饷惠平民。哪怕一粒小小莲子的芯,都有清心泻火的独特功效。莲之美,更在于它的沉稳,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风吹还是雨打,那田田的荷叶不惊、不乱,那灼灼的荷花不骄、不傲,平静地面对一切,即便枯萎凋谢,也不失气韵和风华。凌波绽放时,不喧哗、不张扬,没有因光鲜、荣耀、溢美而迷失,萧然独处,淡然自持。花落凋零时,不自弃、不懈怠,没有被黑暗、污泥所吞没,花尽藕成,“华实齐生”。难怪乎,这湖上村的老百姓,远方来的游客,打心底里钟爱这一池荷莲。

谁也不想错过这“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美好景象,雨渐停,湖光荷影扑面来,赏荷人、采莲人的身影又重现荷塘之间。荷花在微风细雨的催促下,悄悄睁开粉红色的花瓣,隐在世间一隅,兀自安静地绽放。花开无语,风致楚楚;花落无言,浮香阵阵。初生的莲蓬在花瓣簇拥下端坐其中,挺出水面,青碧可人。曾有人感慨:“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其实,那碧碧柔柔的荷塘之上,莲与清风嬉戏,与碧波交流,专注而执着地扎根淤泥,吸取阳光,岁岁年年笑意盈盈地展现着风姿与静美,为乡民结籽满房,成就莲藕,它从没有错过如水的岁月,从没有困惑于嘈杂的尘世,活得敦实自在,通体圣洁高贵,满含着尘世的期待,洋溢着道德的清芳。

每日穿行于车水马龙中,时时纠缠于俗虑杂务里,不免心烦意乱、焦躁不安。驻足在湖上荷塘,风从远山徐徐拂来,一池荷叶泛起绿波,叶子摩挲,好像琴弦拔动,悦耳的蝉声纷纷落进荷香里,置身其间,纷扰顿消,美好滋长。那池中的莲啊,对世间的那些黑暗、污浊总是能看透,能悦纳,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和清明,经风历雨,翠消红减,也依然初心不改,君子般风骨犹存。

何不在自已的心田种一束莲,亲近泥土,融入自然,回归真淳,在纷扰的尘世间觅一处清幽与安宁,在逝水的流年里守一份静气与淡定。

□作者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木有情在心田种一束莲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