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节,有价值
翠竹,虚心有节,清雅淡朴,风骨照人;鸣蝉,朝饮清露,暮咽高枝,居高声远,它们广为古代文人墨客厚爱,是缘于它们高尚的气节;物皆如此,人亦然,钱学森,不贪慕名利,毅然归国,被世人赞颂,他是有气节的伟人。保有气节,活出自我真正的价值。
功名利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移,唯有君子英雄的风度气节,亘古永恒。文天祥即使身处潮湿阴冷的囚牢中,宁死不屈,他得到了后人的称赞,流芳百世。苏武顽强不屈,终回到了故土;岳飞一生以精忠报国;屈原,坚持真理,为理想而殉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尽管他们已经不在世间,可他们的气节却永留存,影响并感动着一代代后人。
永恒的气节,有它独特的精神价值。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心境;这才有了当代邓稼先,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献身于科学事业。他不为金钱利益所迷惑,他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历史上的英雄和君子,他们具体行为可能无法重现,但他们身上一定有着共同之处:真诚、勇敢、正直、善良、坚定等等,高贵的品质指引后世,炎黄子孙以他们为楷模,成就民族气节。
华夏儿女秉持民族大义,伟大的祖国得以持续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顾中华悠悠五千余年的来路,我们遭受过不公,遭受过屈辱,我们不会低头。年五四运动兴起,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保守住了东北沃土;年中日战争爆发,华夏儿女团结一致,英勇抗战,赶走了日寇;再到现在的钓鱼岛事件,我们不惧国际压力,坚决捍卫主权。民族气节,铸就了中华盛世。
《菜根谭》中云“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君子信不以彼易此也。”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的人为了名利而变得趋炎附势,有的人为了前程而变得卑躬屈膝,这与民族气节严重悖离,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情怀,更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气节的人,生于凡世,而脱凡于尘。气节让我们活得从容、通透、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