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选自翟所祥美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炎炎,又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经常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荷花池中的荷花,一片片青翠碧绿的叶子,大的似锅盖,一片连着一片,铺天盖地,微风吹过,像是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的绿色海浪,端庄秀美的荷花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还有一种美丽的盆荷,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就能欣赏到美丽的荷花。
去年夏天,有事到村里兄长家。刚进大门,一条用红砖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庭院里的各种花草、果树整理的井然有序。
在南院墙下,有一处鹤立鸡群的风景,让我耳目一新,兄长用一个废弃不用的大缸,挖了一个坑,将大缸埋到大约三分之一处,里面长满了圆而小的荷叶。十几朵荷花随风荡漾,千姿百态,悠游自在,粉黛俏丽,煞是养眼,季动了我的心房。
仔细看去,有几只刚刚钻出水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粉红色的笔尖,含苞欲放的“荷蕾”,似粉面桃花。有几只正值盛开的荷花,瓣瓣舒展,露出娇艳的花蕊,亭亭玉立,满脸娇羞,宛如待嫁的姑娘。还有几朵荷花的花瓣,自然地从最外层逐渐开到最顶端的花尖,色泽由浅变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过渡自然,每一朵荷花都有一种独特的风韵,迷人醉眼。
荷花开到顶峰时,花瓣开始凋落,中间却孕育出了一个青色的莲蓬,椭圆形的莲蓬子躲在莲蓬的房子里,等待成熟。整个大缸里的荷花,摇曳的令人心驰神往,让我都忘记了此次去的目的,一步一回首,欲罢不能、欲走还留。
兄长看到了我对盆荷情深意浓的留恋,便笑道:“你若喜欢,到秋天给你几个藕瓜子,冬天保存好,明年春天栽到盆中,就能发芽,夏天耽误不了看开花。”
不知不觉秋天的脚步款款而至,兄长如约将盆荷的藕种送来了。怎么让它越过冬天的寒冷,又成了一道难题。带它进城最好,又怕它温度过高烂掉了。思前想后,还是将其用方便袋吊挂到冬暖夏凉的水池中,即保持了水分,又能很好的延续它的生命。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家中闲置多年的一个大龙花盆,此时,派上了用场,用农家肥和腐熟的土搅拌均匀,一同填入盆中,离盆沿约有十几公分就可以了,留下部分空间盛水。
把水池中的藕种提上来,完好无损,嫩嫩的小红叶,似有发芽的迹象,生怕将其折断,小心翼翼地,一个个将其分布到盆中埋上土,加满水。
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也在发生变化,十几天后,有细嫩的小荷叶怯生生的钻出水面,观看着外面的世界。紧随其后的小荷叶,争先恐后地抢占有利地形,每片荷叶又像是一块块太阳能板,进行着光合作用,不几天荷叶就长满了整个盆子。
荷叶疏密相间,相依相偎,有的肩并着肩,有的脸贴着脸,有高的,也有低的。一阵微风传递着它们的窃窃私语,摇晃着婀娜多姿的身材。就像宋代诗人苏泂在《荷花》中描写的那样“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在细雨朦胧中,叶面上的水珠,由少到多,由小变大,似珍珠般晶莹剔透,聚集到一定程度,荷叶面承受不住它的重力,头一歪,水珠也随之滚落。荷叶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如此循环往复着故事,有时遇到太阳出来,阳光照射到水珠上,通透的碧玉。
清晨,准备上班时,走到盆荷旁边,欣赏它的美丽,却发现有一只荷箭才露尖尖,情不自禁驻足观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植,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周敦颐以浓墨重彩的手笔,描绘出了“莲”的气度和风节。告诫人们要“自律”,不污不垢,淡看浮华,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我站在那里想了很多,一种植物尚且有如此傲世风骨,无杂质的超越自然境界,成为旷世的楷模,这正是荷花的淡雅恬静,清逸超群的美德。一时觉得,万物清朗,身心透彻舒畅,是“物”的高尚品格,让人的觉悟慢慢提升。
家中栽了盆荷,如同闯进了另一个世界,洁身自爱,心境自然广阔。
自己从写文章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亦多了一丝执念与追寻。
作于年7月
作者简介:翟所祥,年4月出生于淄川太河镇南下册村,大专学历。现为淄川区烟草专卖局职工。自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整理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山乡往事》。
壹点号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