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脑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那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
TUhjnbcbe - 2025/6/29 18:20: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43年前,湖北省的一座墓葬,给予了世人惊艳的发现,据推算,这座墓葬距今多年,正处于我国战国早期,当时也其实是因为军事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意外发现的。

最后经过统计,发掘出来的文物多达15,件,数量之多不仅仅是一大奇迹,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其中不乏有许多精美甚至于堪称绝世无双的宝物。

曾侯乙墓的发现

很多人对于曾侯乙的印象还停留在曾侯乙编钟之上,确实不可否认曾侯乙编钟的历史价值,它代表的不仅是历史界的骄傲,同样也给整个世界音乐艺术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在当时高超的冶炼工艺,这套完整的编钟,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水平。

接下来是一位当时参与了曾侯乙墓实地挖掘工作的工作者,口述整理:

年3月25日,正在另一处考古现场的当事人,突然接到了单位通知,说是在湖北随县有重大发现,只听当时有人说,这个墓葬要比天星观1号墓大三倍,而且是一座木椁墓。更加令他惊讶的是,棺椁足足有8.2米长,宽度也达到了惊人的7.5米,在他的印象中,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发现,难道是情报有误?

带着天大的疑问,当事人回到了武汉,很快根据实际情况考察,有了更加惊喜的发现,这座墓葬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保存相当完整。这也决定了,这次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规模庞大的墓室,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

起初这座墓葬的发现,并未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直到推土机推出了墓葬上方的石板,才使得有关专业人员赶到现场。

整个墓葬足足有多平,后来还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发掘计划,发掘过程中还调用了直升机,随着棺椁盖板的一层层剥离,四个棺椁内室也逐渐呈现在眼前。

5月21日凌晨12点,发现了编钟,尽管当时有盗洞,但是好在这套编钟保护还算完整,墓室中充满积水,随着积水淤泥的清理,更多精美的青铜器物也被发掘出来了。比如有一对连襟大壶,还有一对冰鉴缶,当时发出的编钟最大的有.6公斤,公斤的也有5个,公斤的足足有10个。

光是挖掘和组装就耗费了很长的时间,通过发掘出来的器物来看,仿佛当时的曾侯乙把自己生前的音乐厅搬到了地下,艺术气息浓厚的同时,说不尽的豪华。

墓主人嘴里含着一座“动物园”

最紧张刺激的环节,其实要属于墓主内棺的清理,腐烂的丝织物品若隐若现,里面包裹的,当然是墓主的骨架了,只不过由于腐烂太严重,已经很难辨别基本特征了。

尸骨四周满是珠宝玉器,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头部众多的玉器,不仅有让死者明目的遮盖眼睛所用的玉器,我们还在死者嘴里发现了几十件用玉石雕刻的猪、牛、羊、鸡。

其实这有个专业术语,我们通常会将其称之为“饭玉”,整整21件的数量也是极其罕见的,尽管数量之多,但是个个都栩栩如生,当时出土的大大小小的饰品足足件,而且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饭玉,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根据《周礼.春官.典瑞》记载:“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郑玄注:饭玉,碎玉以杂米也。”

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丧葬礼仪中,放置在死者嘴里的碎玉,正常的食物都有保质期。但玉石则不一样了,将玉石雕刻成小动物的形状,其实也是寄托了对于死者的美好祝愿。主要是不想自己故去的亲人挨饿,随着该习惯的传播,也逐渐衍生出了相关的丧葬文化。

例如在我国的先秦时期“饭含”,也是要遵循严格规定的,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嘴里面所含的东西也有所差异。比如君主死了,嘴里面放梁;大夫死后,嘴里放的是稷;而士死了,放的是稻,数量上基本没有差异,都是4升。

由于稻谷容易腐烂的特质,所以后来才慢慢出现了,将玉石雕刻成相关谷物的形状,放置在死者口中。只不过后来玩的也越来越高端,不再局限于雕刻谷物的形状各种小动物,开始用玉石雕刻的鱼,玉蝉,甚至于猪牛羊,鸡鸭。

而且在当时的人们认为,玉石之所以晶莹剔透,是因为其吸收了天地灵气,有能够保证尸身千年不腐的作用,所以也就逐渐被达官贵人乃至皇族宗室追捧起来。只不过到我国魏晋时期,随着丧葬文化逐渐趋于简单随和,先前那种铺张浪费的饭含习俗也逐渐没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那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