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淤泥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池塘底部的淤泥是池塘耗氧的主要来源,其积累容易导致厌氧发酵,进而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淤泥中还藏有大量寄生虫虫卵,对水产养殖构成威胁。因此,淤泥的堆积对水产养殖而言是多方面的危害。
当前水产养殖普遍采用高密度方式,密度增大意味着更多的粪便和投料残留。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累积,会使池塘底部的沉塘底质不断增厚,加重池塘的负担。那么,这对池塘究竟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
?水质问题过多的淤泥导致水质变“老”,直接影响鱼类健康。鱼在恶劣水质中的免疫力下降,更易爆发鱼病。同时,酸性增加的水质严重阻碍鱼的生长。
?活动空间减少随着池塘底部淤泥的积累,池底逐渐抬高,从而减少了鱼类的活动空间。特别是在冬季,水温下降,鱼更有可能因活动范围受限而遭受冻伤。
?缺氧与有毒物质淤泥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池塘缺氧。缺氧环境下,有害物质或气体产生,进而使水体中的养殖生物中毒。
02淤泥处理方法
那么,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淤泥呢?
?彻底清理淤泥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是排干池塘水,并彻底清理多余的淤泥。通常,养殖周期结束后,建议对池塘进行一次干池处理。同时,为了保持池塘的健康,一般建议维持15-20厘米的淤泥层厚度,这样能够确保池塘的良好状态。
?日常维护与生石灰使用若无法清塘重挖,日常维护至关重要。建议每10-15亩池塘安装一台涌浪机,在晴朗天气时增加改底频率,以减轻底泥堆积的压力。生石灰不仅能改善酸化淤泥的pH值,还能杀灭寄生虫卵和病菌,对池塘健康有益。但相较于干塘清淤,这些方法的效果仍有所不及。
?淤泥的利用与有机物质分类在清塘过程中,需注意淤泥并非全然无用。适当保留池塘底部的淤泥对养殖有益,因为它能提供肥料、调节水质肥度,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对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此外,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两类。非腐殖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而腐殖质,如胡敏酸和富里酸,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的简单化合物,它们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底部垃圾物质的转化分解,对养殖有益。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塘底淤泥,关键在于我们采取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