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府应该以发现问题为契机,提升破解“邻避”冲突的能力。一方面做好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一方面运用“营销”思维,搭建平台加大*府、企业、群众之间的沟通。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调查周刊
本报记者:周凯
编辑:刘婧宇
看着30多台一次未用的透析机、被砸坏的门窗、满地的玻璃碴,重庆市巴南区山外山血液透析中心项目负责人陈燕,心里五味杂陈。
这家投资万元、收治肾病重症患者的透析中心,原本三年前就应营业,但因周边居民反对被当地*府叫停,另行选址后同样出现“邻避”冲突。
留不下、搬不走,合法合规的医疗项目停摆三年,不但让企业损失惨重,同时也影响了紧缺医疗资源的市场供给。
这家透析中心的经历成为近年来我国医疗、环境等公共设施频频遭遇“邻避”冲突的缩影。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邻避”冲突将成为常态。“一闹就停”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并挫伤社会资本投资公共设施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少数地方*府不作为。学会处理“邻避”冲突,应成为主管部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修课”。
拉横幅、堵马路、泼油漆……业主要求“离我家远点”
既有公共透析区域又有独立病房,2台透析机配备1名护士,可根据病人需求个性化服务……年5月,巴南区山外山血液透析中心完成装修准备收治病人,陈燕以为凭借良好的设施和服务一定可以赢得患者的青睐,可还未营业就遇到变故。
“就在我们准备营业时,有少数小区业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