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害。现代医学认为尿*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
临床表现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血压升高、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会出现乏力、厌食、呕吐、注意力不集中、体温降低、出血倾向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症死因的45%-60%)。近期研究发现,尿*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倍。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刺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心血管病变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体液过多时可出现气短、气促;酸中*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呼吸深大)。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由尿*症*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及时利尿或透析上述症状可迅速改善;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刺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胃肠道症状尿*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发性表浅性小溃疡等有关。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血液系统表现CRF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如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程度。晚期CRF病人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如皮下或粘膜出血点、瘀斑、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尿*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感觉神经障碍更为显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初次透析患者可能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惊厥等,主要由于血透后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失衡和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bone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在透析前患者中骨骼X线发现异常者约35%,但出现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相当少见(少于10%)。而骨活体组织检查(骨活检)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靠骨活检。纤维囊性骨炎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易发生骨盐溶化、肋骨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的表现。骨生成不良的发生,主要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有关,因而不足以维持骨的再生;透析患者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等药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浓度相对偏低。疾病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症期时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经常会有些患者,已经进入尿*症期了,但却一直拖延,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总担心透析副作用、费用等等。很多患者还会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能“治愈”尿*症,摆脱透析。其实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以上,如果这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如心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症的“灵丹妙药”。因此尿*症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尿*症患者此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虽然也需要尽快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但尚无急诊透析指征。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的同时,需要积极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比如由医护人员进行透析前相关内容的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及局限性,结合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等选择适合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提前1~3个月行造瘘手术,联系好长期透析治疗的血透中心等。而准备腹膜透析的患者,需提前2~4周做好腹膜透析管的置入术。血液透析: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血液透析由于需借助血透机,医院2次至3次,每次大约4个小时,其优点在于每次血透后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每周都医院进行治疗,如有病情变化,可得到及时的处理,透析过程中有专业医疗人员操作,无需自己动手。缺点也很明显:每次需要扎针;贫血比较严重;透析前后血压会受影响,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较不利;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透析前较易产生不适;无法任意更改透析时间;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风险大大增加。腹膜透析: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腹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的血液,另一侧是干静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个小时后(夜间可保留8-10小时),把这些含有废物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这样每天更换3-4次,就可不断地排出体内的*素和多余水份了。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教育、培训,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可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若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日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白天的时间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腹膜透析的优点:⑴保护残余肾功能比血透好:腹透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案,腹透过程中没有血流动力学、体液容量和生化的骤变,从而减少因内环境不稳定而产生的透析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治疗过程中不会造成肾脏缺血,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⑵适用范围广:腹膜透析心血管的稳定性好,是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腹透的饮食限制较少,患者营养状态较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少,且免除血透穿刺的痛苦;腹透不需要动静脉瘘,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因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动静脉瘘闭塞。⑶透析效率高:对中分子*素物质、β2微球蛋白及磷的清除较好。故腹透能改善尿*症的症状、对贫血、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透。⑷发生乙型和丙型病*性肝炎感染的机会少。⑸长期透析发生透析骨病的程度亦优于血透。⑹可在家中进行透析,医院,不影响工作、学习和旅游,治疗费用较低,生活质量高。腹膜透析的缺点:由于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内置入腹透管,且透析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更换腹透液等操作,如果患者或家属没有严格掌握好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导致腹膜炎。但随着腹膜透析装置的改进,腹透专科医生、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培训的加强,生活、居住卫生条件的改善,腹膜透析感染的发生率已经大大的降低。腹膜透析用于维持尿*症患者的生命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在香港及一些欧洲国家,尿*症病人中的80%在腹膜透析治疗下生活、工作和学习。但是,无论血透还是腹透,都只能代替肾脏的清除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而无法替代肾脏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即内分泌功能,比如EPO、活性维生素D3等的产生。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病人,仍然需要视病情使用EPO、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而并非某些患者认为的“做上透析就不用吃药了”。肾移植是尿*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缺乏,肾移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全国每年接受肾移植者仅有多例,大约每个等待的病人,只有一人可能得到肾移植的机会,而供体短缺已成为限制器官移植的一个瓶颈。因此绝大多数尿*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我国在治透析患者约为10万人,血透患者约占90%,腹透患者仅占10%。-END-素材来自百度百科编辑
陈美珍
征稿活动持续进行中,或多或少我们都有经历过疾病意外乃至死亡的痛苦;在别人眼里它是故事,在我们眼里,它是事故;这里,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希望你能把你的事故变成故事记录下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