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主题月评”是中国慢(加急)性肝衰竭联盟受《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制作的ACLF相关学术月评专栏。本专栏每月以ACLF某一特定领域为主题展开,旨在普及ACLF的概念及意义、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有关领域的进展。希望本专栏对无论是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热点的肝病专家及研究人员,或是需要实用知识、活跃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均能有所裨益。
本期阐述了ACLF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可能机制、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及有待填补的空白。最后对本月(.03.21-.04.20)PubMed上更新的ACLF相关重要文献进行简评。
关于作者:
中国慢(加急)性肝衰竭联盟(Chinese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Consortium,Ch-CLIF-C)是由上海医院消化内科李海教授牵头,由全国17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共同参与成立的肝病科研合作团队,致力于探索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发病机制、制定基于高循证等级的HBV高流行区ACLF诊断标准。目前团队开展了全球已报道入组数最多的ACLF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CATCHLIFE”(Chinese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包含2个大型队列(入组例的探索队列与入组例的验证队列)。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青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细菌与真菌学组成员,国家CDC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梯队成员。承担市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担任《中华传染病杂志》审稿专家,在TheAmericanJournaloftheMedicalSciences、JournalofMedicalVirology、《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各类医学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流行性感冒》等著作的编写。
→主题评述
急性肾损伤(AKI)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分别在年和年发布了AKI的临床指南,致力于更早期诊断AKI,降低漏诊率;早期干预,改善预后。AKI不仅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不良结局相关,还对ACLF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影响,远期死亡率也相应增加。改善AKI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因此近20年来有关AKI的定义、诊断和寻找新型的理想生物标志物一直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壹
ICA-AKI的诊断标准
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在AKIN和KDIGO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终末期肝病患者AKI的诊断标准,考虑到终末期肝病患者尿量影响因素多,因此剔除了尿量指标。同时指南也修订了肝肾综合征(HRS)的诊断,舍去了血清肌酐(SCr)1.5mg/dl这一诊断阈值,将HRS1型和HRS2型的分型统一命名为HRS-AKI。
表1.ICA-AKI诊断标准
贰
ACLF-AKI发病机制与流行情况
ACLF-AKI的肾损伤是以肾小管损害引起的器质性肾损伤多见,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许多病理生理机制可能重叠并同时存在(见图1)。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伤是以HRS为主的“功能性肾损伤”,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扩张学说是其主要发病机制。HRS是终末期肝病患者肾损伤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发病机制上来说HRS可归类于扩容无效的肾前性的AKI。
图1.ACLF-AKI发病机制
图2.ACLF-AKI分类
欧洲CANONIC研究发现,例ACLF患者中有例(69%)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是ACLF中最常见的器官衰竭,入院时存在肾功能衰竭(定义为SCr≥2.0mg/dL),其28天病死率就可高达20%。当肾功能不全(定义为SCr≥1.5mg/dL)与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同时存在时,病死率会更高。由于CANONIC研究使用的是SCr≥1.5mg/dL来定义ACLF中的肾功能不全,所以ACLF患者AKI的真实发生率可能被低估。
西班牙学者统计例发生急性失代偿事件的肝硬化患者,48小时内发生AKI患者19.2%(98/),其中例ACLF患者SCr(2.4±1.6mg/dL)显著高于非ACLF患者(1.0±0.4mg/dL)。亚太地区报道ACLF患者AKI发生率22.8%~51%,印度学者Sarin等报道ACLF患者AKI总发生率46%(/)。我国不同学者报道HBV-ACLF患者AKI总发生率为36%~60%。
叁
ACLF-AKI研究热点
目前ACLF-AKI定义主要是基于临床标准而不是病理诊断,由于SCr是肾脏滤过的标志,不是损伤指标,因此无法区分是“功能性损伤”或“器质性损伤”,同时临床实践中基于SCr的测定并不能精准地早期反映肾功能损害,尤其是ACLF患者SCr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肌肉萎缩肌酐生成减少,肾小管肌酐分泌增加,容量分布增加肌酐稀释,胆红素的升高影响SCr的测定等)。即使基于尿镜检也无法精确区分肾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类型,有研究已经证实肝硬化肾损伤患者尿检未发现蛋白尿或血尿,但肾活检提示多种肾脏实质损伤病理。
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高速发展,研究者尝试寻找新型的有临床应用前景的AKI生物标志物。其中尿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最有研究前途的,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虽然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区分AKI病因及临床类型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价值,但经常在不同的病因及临床类型中重叠而存在应用的局限性;另外多数研究是基于临床标准而不是肾活检数据,因此研究结论仅是与当前临床诊断有关,不一定与相应的病理有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寻找更高效便捷、经济、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不仅能在SCr升高之前提早诊断AKI,而且能够明确AKI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ICA-AKI指南的颁布,扩大了ACLF合并AKI患者的筛选范围,能更早期地诊断、干预并改善预后。然而仍有部分肾功能损伤缓慢进展的ACLF患者,其SCr可大于1.5mg/dL,但不符合ICA-AKI诊断时间窗,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干预、预后判断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ACLF-AKI的早期干预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包括衰竭器官功能的支持,及早发现并干预导致ACLF-AKI的可能原因,但迄今为止疗效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ACLF-AKI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病理生理机制重叠,“功能性损伤”及“器质性损伤”共存,无法及时准确识别;另外ACLF易累及肝外器官,疾病本身及医源性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肾脏功能。未来研究需要明确ACLF-AKI的病理生理机制,早期发现并精准干预,阻止肾损伤进展,改善ACLF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AngeliP,GinesP,WongF,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acutekidneyinjuryinpatientswithcirrhosis:revisedconsensus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