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雷
来源
娇娇妈(ID:jiaojiaoma8)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杏儿朗读音频
结尾曲:李健-美若黎明
01
日本男子伸一在高考失败,找工作又碰壁后,于是选择蛰居啃老。
就算在其父亲得癌症之时,母亲患认知障碍期间,伸一非但没有重新工作,赚钱养家,相反还让他父母照顾他。
伸一父亲曾在日记中写道:
“现在我还能动,还能出去买东西。要是哪一天我不能动了,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呢……”
父母死后,伸一依靠着留下来的养老金苟活。
没有动手能力的他只能坐吃山空。
在去年12月,当地社会福利工作人员发现伸一饿死在家中。
其弟弟整理遗物时,发现里面遍地垃圾,其中比较多的就是煎饼的包装袋。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日本NHK一档专题节目称,目前日本全国共有61万名这样的中高龄蛰居族。
这些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不体恤日渐年老体弱的父母,却理所当然地在家啃老,实在令人愤怒。
看到这样的啃老族,我想起知乎上的一个话题:
如何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宠着他,惯着他,让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他以为世界不过如此,天下大可去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里毁掉他。
02
生理年龄是成人,
心理年龄是婴儿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目前有30%左右的年轻人靠父母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啃老族鲜活的“巨婴”形象。
年8月,上海一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男子身材壮实,对自己瘦弱无力的母亲又是抱摔又是拖拽。
这么疯狂的举动,你看这个儿子像抢劫犯吗?
“儿子要拿刀砍他爸,你们快来看看吧。”
年7月,南京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30多岁的儿子要拿刀砍父亲。
父亲王先生称,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后,10多年一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一气之下把买给儿子的车子卖掉,想以此教训一下儿子。
但儿子知道后,二话不说怒砸了王先生的车。
王先生暴怒之下又砸了儿子的家。儿子也不肯罢休,要砸父亲的家,还声称要“砍死父亲”。
这么恶*的语气,你看这个儿子像杀人犯吗?
这些啃老族一边虚度着光阴,一边蚕蚀着父母,并且表现出令人不解得心安理得。
百度上有一个贴吧叫“啃老吧”,里面关于啃老的言论简直让人喷饭。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这些巨婴生理年龄已经是成人,但是心理年龄却还是个婴儿。
他们一味向父母索取,在家啃老,还啃得理直气壮,啃得天经地义。
03
每一个啃老的巨婴背后,
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在这一场场的家庭悲剧背后,我们不禁要发问:
为什么会出现巨婴啃老的现象?
李玫瑾教授说过,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上海男子其母亲在事后,向民警表示自己没有受伤,不追究儿子的行为;不找工作的南京男子,还是有车又有房。
原来这些啃老的巨婴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是这些父母对孩子盲目的爱,纵容孩子的过错,无条件的给予,过度的包办。
上海81岁高龄的丁阿婆,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整天为48岁的儿子大卫唉声叹气。
同济大学本科毕业,留学加拿大,在滑铁卢大学取得工程学硕士学位的大卫,可以说是人中龙凤。
可回国后,却没有出去工作,反而在家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当起啃老族。
拥有诸多光环的他,反而还要患有尿*症的丁阿婆,照顾生活起居。于是,丁阿婆把儿子告上法庭。
没想到大卫将矛头直指自己的老母亲:
“都怪你!要不是你从小什么都给我准备好,我会成现在这样吗?”
丁阿婆现在才悔悟:
“是我教育的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是啊,父母一味地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包办孩子的一切,力求给孩子一个幸福童年的同时,也在孩子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父母的每一句“我来”,都在剥夺孩子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溺爱就像是父母搬起的石头,砸在脚上,痛在心里,同时把孩子向前奔跑的道路给堵死。
04
父母最好的爱,
是做好自己,再来影响孩子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但父母总把溺爱当疼爱。
疼爱是父母看着孩子向前奔跑,不小心摔倒时,想去牵又缩回的双手。
而溺爱是父母给孩子买了商场的玩具,还摘了天上的星星;
是母亲对正在管教孩子的父亲说:“孩子还小呢,不要这么严格!”
*说过: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最好的爱是,做好自己,再来影响孩子。
①父母自主学习,提高育儿能力
萨提亚心理学上有一句名言:
“孩子没有错,如果错了,一定是父母的错。”
还记得上海丁阿婆事后“是我教育不对!”的痛心疾首。
可见父母在教育子女这一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每一对父母都应该自主学习,学习育儿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
蒋雯丽在谈到自己的育儿经时说:
“我自己也在学习,怎么样做父母。”
马伊琍则说:
“对孩子的事是百分之百的上心,她认真研究从各种渠道得到的育儿资料,从不盲从于哪一位专家的意见。对于答案有出入的问题,她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学习育儿知识的资源和平台。
让父母自主学习,接受教育,真正做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
②培养孩子独立,越早越好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终究不能守护孩子一世周全,孩子终将要跟父母作精神道别,而一个孩子的长大,往往是从学会独立开始的。
好的父母,懂得放手。
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做,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疼爱。
让孩子独自走路上学。如果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话,尽量让孩子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做饭,自己收拾房间......
富裕如李嘉诚,很少给两个孩子零花钱,而是要求孩子独立自主,勤工俭学,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换取报酬。
蔡少芬,被网友称为最懂得让孩子独立的明星妈妈。
她让大女儿一个人独立做出一桌子饭菜,此外在节目中,大女儿表现得相当独立,自己的行李自己拎。
收拾好行李后,又接着去支帐篷,这独立的样子和动手能力,连在场的沙溢都忍不住赞叹!
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渐行渐远的人生旅途中,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独立自主。
③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包办
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这做得不好,那做得累,心疼要命,马上把活拿过来自己做。
这是父母一定要改掉的。
一开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时,孩子必然会有做不好的时候,这时父母应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包办。
张柏芝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上也颇有心得。
她曾说:
“如果他(儿子)走路摔倒了,我一定不会去扶他起来,而是鼓励他像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自己爬起来。”
巨婴不是一天养成的,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
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包办。
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所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们,是时候放手了!
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做,孩子做的事情多了,对父母的依赖就少了。
多一点鼓励引导,少一点溺爱包办。
别让你的溺爱成为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断了孩子日渐丰满的羽翼。
教育孩子独立成长,是每一对父母学习的必修课。
贝多芬说: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
-END-
作者简介:李雷,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
后台回复「早安」查收每日小签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文章经授权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