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抽搐、肌痉挛和肌阵挛,你分得清吗?
A:
抽搐(jerks,tic):经典含义是指一块或一组肌肉发作性短促而快速的抽动。但临床上抽搐的概念有时较广泛或模糊,包含痉挛、抽动、抽搐和局灶性癫痛发作等。
1)脸肌痉挛:为眼脸局限性肌痉挛,逐渐扩展至一侧面肌为偏侧面肌痉挛。
2)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伴眨眼、努嘴、转颈等,紧张时加重,智力不受影响。
3)抽动一秽语综合征:2~15岁男孩出现迅速的反复不规则抽动,挤眼、皱眉、仰颈和提肩,喉部发怪声,可有淫秽言语和行为异常。数周或数月内症状可有波动。EEG可见高波幅慢波、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4)习惯性抽搐:儿童或青年期出现的眨眼、咧嘴、转颈等刻板动作。
5)手足抽搐症:缺钙引起的手部特殊的抽搐姿势。
肌痉挛(myospasm)个别肌肉或肌群不随意收缩,为节律性快速、反复的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
1)痛性痉挛或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伴面肌反射性抽搐。
2)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四肢放射性异常疼痛导致强直性痉挛发作,数十秒消失,活动手指或刺激可诱发。可见于多发性硬化。
3)局灶性癫痫发作:可扩展为Jackson癫痛或伴Todd麻痹,伴局灶性EEG异常;可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3)肌阵挛(myoclonus)
1)特点是肢体或躯干肌快速、短促而刻板的重复不自主收缩,节律性和非节律性,后者较多,可为双侧性。
2)见于肝性脑病、尿*症性脑病、中*性脑病,CJD(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SSP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类脂质沉积病、病*性脑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