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一间病房里,躺着一名极度虚弱的病人,他的脸肿得好大,肌肉时常抽搐和颤抖,手背没有一点光泽,软软地放在那里。他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又显得是那样的焦躁不安,有时发生惊厥甚至昏迷的情况。
这是一个年出生的年青生命,他叫陈坦,安徽科技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
年8月下旬,陈坦在憧憬着毕业后缤纷生活的时候,没想到身体却越发虚弱。他试图去检查一下身体症状,没想到,晴天霹雳,检查结果显示:尿*症晚期。
三年来,他在与病魔抗争中研修学业
年上半年,正在读大一的陈坦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起初没当回事,后来越发严重,到医院一检查:肾衰竭。
从此,陈坦就与病魔开始了持久抗争。他的校址在滁州,但每月要到合肥去检查一次身体。最难受的是每天要吃大量的药,这些大多是进口药,最多的一月要多元,最少的一月也要多元,直吃得腿脚酸痛,浑身无力。
由于长期吃药,脂肪都聚积在脸上、背上,因此脸比过去的脸都要大一倍。药吃多了,他的心率也不齐了,精神也恍惚了,有时一个星期也睡不着觉。
饮食方面医生也有规定,如每天摄入多少盐、多少糖、多少蛋白质,都有定量标准。平时的活动也要控制,如只能步行,不能跑步。特别可怕的是,由于免疫力下降,一旦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医院住院治疗,到合肥治疗一次就要花费一万多元。
即使身体状况如此之差,但陈坦还是坚持研修学业,他尽量在身体好的时候多看点书,即使在病床上,在精神状况较好的时候,还是要把书本捧出来。他自信地说,我要搬掉压在我身上两座山,一是疾病之山,一是知识贫乏之山。
三年来,他的家庭已倾尽所有陈坦的老家是舒城县桃溪镇白鱼村,这是有名的圩区,十年九涝,一下暴雨,村民就要搬迁。更何况,陈坦的父亲陈同合身体也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打零工维持生计,母亲身体也不好,全家人勉强维持生计,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陈坦的读书学习上。
没想到,陈坦的身体出了这么严重的毛病。三年来,每年近十万的医药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来。因为,陈坦用的大都是进口药,好多药费根本报销不了。为此,全家把能卖的大件东西都卖了,而且还东挪西借,早已债务累累、债台高筑。
有时假期回来,陈坦看着家徒四壁的现状,看着父母亲为自己操劳的痛苦状,看着他们正当壮年,而早已两鬓白发、身体佝偻的现状,他真想放弃治疗,有时自杀的念头都有,但一想到自己是男子汉,是全家的希望,不能以这一了百了的决绝给父母增加新的痛苦。况且,陈坦相信,只要有信心,医院一定会还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他有一名座右铭:与病魔抗争,其乐无穷。
关键时,母亲决意给他捐肾年8月下旬,正在实习的陈坦检查身体,发现已是尿*症晚期,这给陈坦全家真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这时的他,呈现多处病病,如血尿高、尿酸高、酸中*、胆结石、心脏左心房变形……多样病病一齐袭来,他不得不选择以透析来维持生命。一个星期至少血液透析两次,陈坦说,从8月底透析到现在,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花费已达六万多。
即使这样,陈坦的生命仍危在旦夕,如何挽救他的生命,只有换肾。肾源在哪里?不得而知,即使有肾源,近百万的费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此时,陈坦的母亲姚言芝,一位四十多岁的伟大母亲勇敢站出来了,她决意把肾捐给儿子。虽然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还要承担家里繁重的家务,医生也不建议她捐肾,但她说,为了儿子,我也豁出去了。
经过比对、配型,从医学上讲,母亲姚言芝的肾是可以捐给儿子陈坦的。目前,母女俩正在为捐肾做着各项准备。
后记:陈坦学生的不幸人生,伟大母亲的博爱情怀,家徒四壁的现实处境,无力承受的治疗费用,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大爱心人士的极大同情,目前,已收到各类捐款近十万元。正是社会各界这点点滴滴的关切,爱心人士涓涓细流的关爱,让陈坦及其家人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我们在此祝福母女俩身体安康,祝好人一生平安!(本报通讯员陈胜)
我们刊发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