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史铁生离开我们10周年的日子。想起他去世当天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年最后一天,北京60年来无雪的冬天,史铁生推着轮椅,像天使闪动翅膀,向着太阳出发了。那年他59岁。
那一刻,感觉空了。在他身后,像划出一道金光,人们在金光中仰望他的高大圣洁,好像仰望上帝的存在。
3个小时后,他的肝脏到了天津,挽救了一位高危病人。那一年,全华北有5位逝者捐献了器官。
追思会上,没有哀伤,只有静默和遥望。他像一道门,在世界与我们之间,隔开了嘈杂。随着他的离去,我们惯于依赖的某种精神,暂时离开了我们。
好长一段时间,被病痛折磨得无助者常常问:史老师,我该怎么办?
一
史铁生,年生于北京巿,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年去延安清平湾插队。年他放牛淋了雨,腿疼得厉害,只好回京治病,医院。一年后再也站不起来,那年他21岁。
两年后,在母亲竭力推荐下,他到北新桥街道厂上班。后又患肾病,发展到尿*症,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年冬天,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从天坛出发,开始了对生与死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唉,倒霉透了!如此年轻,如此不幸!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生命还值不值得活?
天坛公园,一个人的战争无声而惨烈。天坛以博大无私包容着他的狂乱迷茫。来来去去,他安静下来,在生死之间,达成和谐。最终他打通了关口,找到了一条有光的路,他自己也成了光。
史铁生以不妥协追问完成了对生命的思索,以残疾之躯承载了对苦难的超越,以灿烂笑容铸成了人们心中最温暖的童话。人们怀念他追记他,似乎是为了心中的某种安慰和仪式,而这个仪式是史铁生一个人独自完成的。
他不是以病人而是以作家这个神圣职业的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生死罅隙里,他捧出了一行行深邃透彻的文字。三十多年来,我们习惯了他的奉献,他的作品和人生成为很多人榜样,但我们却不能分担他的哪怕一点点病痛,不能分担他一周三次透析尿*重症病人的所有感受。
年1月,万《史铁生全集》出版发行。10月,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是的,他从未离去。正如他生前好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断言的那样:随着时间流逝,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文学和精神的价值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呈现出来,感染着、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人,他的作品将会流传下去,产生长久的影响。
年1月4日,史铁生诞辰69周年纪念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了一场“想念的季节”朗诵会。冷风凛冽,读者很多,想念的力量,让彼此温暖如春。
史铁生是一个奇迹——文学奇迹,生命奇迹。漫长轮椅生涯中,他从悲观失望到自强自尊,超越了平凡与苦恼,用彻悟的思想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文学殿堂。
“他的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爆破,用一种令千万人心痛的温暖,在瞬息当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展现出对生活宽厚的微笑。
宽宥至慈,他是一尊微笑的菩萨,他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磨难正是命运,虚伪便是实在,万物与我一体。他体悟到人类广义的精神残疾,活着就是自我拯救。”韩少功准确捕捉了他的灵*走向,论述的肌理仿佛透视般清晰。
对于病痛,对抗躲避皆徒劳,战胜更虚妄,唯有接受和承认,并由此体验生命另一面。病痛和健康一样,皆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他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生病!
年,他带着《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登上文坛,此时,他已完成痛苦的人生蜕变。人们为他文字里那种不同于伤痕文学的温情所感染。作品当年获了全国小说奖。
北京的胡同
生死之间,他象上班一样,将生命与创作真正融为一体,完成了透彻感悟生命的《务虚笔记》《病隙杂碎》……他调侃地说: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生病是他写作和思考的内容。年之前他更多写的是残疾人,之后更多是写人的残疾、人的缺陷。他说: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在通往自杀的路上,他找到了哲学和宗教。他说哲学和宗教永远不可能结束,因为人永远不可能圆满。
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像知道大考之后必有一次彻底放松,他获得了生与死的默契。
二
生死是生命两面,翻开哪一页,都是他灿烂的笑。每分钟都走在阳光里,因为向美向善的路,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
他把自己走成了阳光,走成了生命哲学。在他看来,生病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朋友有了烦恼找他倾吐,称他是“天国赤子”。他笑起来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狡猾,像是对某个恶作剧彼此心照不宣。
他患尿*症,高烧连日不退,大有活不下去危险,躺在病床上,想的全是吃,把生平能想到的东西像过电影似的过了一遍,筛选出最想吃的还是猪蹄。时光是眉前落叶,纷扬着生命花瓣,史铁生就在这花瓣中灿烂笑着,成为我们心中的象征和永恒。如今,他终于累了,那扇巨大的门重重垂落下来,砸出一个大大的坑,我们似乎失重一般,怅望着他的背影——谁还会为我们扛起那扇门?
完成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史铁生再也没有困顿。
他欣然接受上帝赐予的礼物——生病。写作成了他与世界和解的方式,成为他幸福的根据,文学成了他的自救。诸如此类的幸福,常为我们忽视,常以抱怨和烦恼打发了那些本该美丽可爱的时日,而至于浑浑噩噩。如农民的幸福是种地,工人的幸福是做工,知识分子的幸福是思考……
当思考不再需要,当谄媚代替思考,当麻木不再痛楚,当伪善自私愈加精致……,人格与风骨去了哪里?史铁生的笑好像有了些凛凛意味,面对他,如芒刺在背。这样的苟活,还算活着吗?
他宽厚微笑着,眼里蓄满谅解。有些时候,仅仅活着就不易了。不管怎样活,首先要活着。只有活着,人生才有可能。允许不同活法,是大自然法则。变色龙是适者生存结果。
体验过无路可走,更明白开掘的艰难。史铁生开掘生命所达到的哲学高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伟大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勤勉思考,晚年却陷入矛盾困惑,不得不离家出走。
那个铁道小站,如果不是一次特殊机缘,可能永远埋在俄罗斯广袤的地平线下。82岁的托尔斯泰,在旅途中感染肺炎,来到这个小站——阿斯塔波沃的站长室。在这间简陋小房子,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七天。年11月7日,被誉为“俄罗斯大地上的良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小车站阿斯塔波夫
人们自动排成两行,脚下没有一点声响。似乎躺在那张小小铁架床上,在微弱烛光中死去的,是自己精神中依托的一部分。他教会了俄罗斯人怎样爱,却最终没能走出自己的内心困惑。小站,还是原有的样子。一贯信奉“活着,则应勇敢地活下去”的海明威,当他无法继续写作,无法找到活下去理由时,这位硬汉毅然决然自杀了。对自己的不满足和无法满足,最终导致了海明威饮弹自尽。
海明威最著名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但他还是把枪口对准了自己。对于作家,写作是他的生命。史铁生为了写作而活着,海明威因为不能写作而自杀。
海明威那一枪,不仅打飞了自己大半个天灵盖,而且把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给打懵了。人们马上意识到,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骤然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写作中的海明威
伟大作家,必定承载了人类精神的某种重量。托尔斯泰,承载的是俄罗斯人对平等博爱的渴望和实践。海明威,承载了美国式英雄主义理想。史铁生,承载的是一个普通人对生命永不停息地追问和对生死的超越。从这个层面上,史铁生堪称是一位伟大作家。
三史铁生吧里,聚集了一些因病痛而绝望、因自救而努力活着的人。疯狂的小野是其中一位。他在最孤独无助时读了史铁生的书慢慢挺过来。他说,除了努力活着别无选择。他甚至像史铁生一样开始思考生死:死或许是一种理想解脱,但如果没有赴死的勇气,如果你还爱着爱你的人,那就坚强活下去吧!不到30岁的小野是尿*症患者,为了爱人幸福,他选择了离婚,与母亲相依为命。网友王阿甘问:楼主还好吗?看不到你的消息,很不安。疯狂的小野:依然活着!王阿甘:看到你还在喘气,我也有了面对疾病的勇气。如果上天不给史老瘫痪和疾病,他不会执笔写字不会对生死人生有那么深刻的思考,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文字激励如你我的人,遗憾造就了完美。素昧平生但小野哥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一定一定!你可是我崩溃之时的精神支柱啊!疯狂的小野:阿甘,我没你说的那么牛逼,更不敢和史老师比,只是命运给了我这么个人生了,天意人心啊,天意无法改变,只能改变一下人心了!乐观面对一切吧!王阿甘:今天是年12月31日,这一年过得挺快,但愿平平安安,开心一点,病痛少一点!疯狂的小野:新年快乐!好好活着!………年他们过得怎么样?史铁生吧里,最活跃的是王阿甘,她是一位年轻妈妈,经常自言自语,这一年她恢复了工作,为疫情献了爱心,读史铁生著作颇有心得,她管史铁生叫史叔。疯狂的小野,像史铁生一样,医院透析,他看起来硬朗了许多,不用轮椅,自己能走到湿地公园转一转。今年,史铁生吧里又多了几位新朋友。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了全世界,活着是一个更加尖锐与刺痛的主题。与许多猝不及防呼啸而去的生命相比,他们的生活似乎平静了许多。史铁生的精神,滋养着他们,他们似乎比别人比那些被骤然而至风暴袭击的人,更加坦然和镇定。看起来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他们,面对灾难反而淡定如常。这里没有朋友圈撕裂、没有一言不合就退群的喧嚣、没有战战兢兢、没有争执谩骂……,只有温情在轻轻流动,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从今天到明天。他们自度度人,辉映着史铁生的精神之光。史铁生在,他们就在,史铁生不在了,他们还在。不在的是肉体,永生的是灵*。遇到史铁生,是他们的幸运,也是史铁生的幸运。人间值得,是因为灵*有了依托。年12月30修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