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医院配型
出院后小郭回到贵州继续做血液透析,但是一年做下来,效果并不见好,由于当地血液透析不充分,出现了高血压、心衰等并发症。怎么办?这时郭妈妈从浙大一院医生处了解到肾移植,便和家人商量要把自己的肾捐给小郭,让他做移植。小郭一口否决了。“妈妈才40多岁,人怎么可以少一个肾呢?”然而救子心切的郭妈妈,还是瞒着小郭,再次回到浙大一院,偷偷做了配型,结果显示配型很好。于是,回到家的妈妈再次和儿子商量,“如果你不能好起来,我有两个肾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拗不过母爱的伟大,被尿*症日夜折磨的小郭同意了妈妈的供肾。可肾移植手术费对小郭一家来说又是比不小的开销。幸好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医院肾脏病防治基金的帮助下,减免了大部分的费用。今年9月29日,小郭在浙大一院进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现在已经顺利出院,脱离血透,在门诊定期随访。小郭说:“妈妈给了我第一次生命,现在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妈妈!”首批5位受助者中4位患者的肾由母亲捐献
10月21日下午,浙大一院肾移植基金首批受助者肾移植成功暨全国肾移植贫困患者征集新闻发布会在浙大一院庆春院区召开。记者了解到,肾移植基金自成立以来,目前共救助了5名尿*症患者,他们术后均恢复良好,脱离血液透析。小郭就是其中之一,发布会上,他和妈妈动情地讲述了母子之间的故事。当天来到现场的还有另外3位肾移植受者,巧合的是,他们也都是妈妈捐肾给儿子。浙大一院*委书记梁廷波说道,肾移植基金成立的初心,就是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尿*症患者,挽救生命,避免众多尿*症家庭因病致贫,这体现了浙大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尿*症是终末期肾病的俗称,目前我国约有-万尿*症患者,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介绍道,尿*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也被称为“第二癌症”,可惜的是在我国患者的治疗率很低,小于40%,是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目前肾移植是治疗尿*症的最好方式,死亡率和费用都要低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陈江华教授说道,浙大一院肾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在88.6%,10年生存率79.%,20年生存率54.3%。在以肾移植为核心的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理念的支撑下,截止年10月20日,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已经进行了例肾移植手术,其中最长健康存活的肾移植患者超过20年。为此,陈江华教授也借此机会呼吁道,医院在肾移植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肾移植最关键的还是器官来源,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爱心捐献或亲属捐献,给尿*症患者带去希望。记者张煜锌通讯员王蕊胡枭峰魏纯淳编辑潘雷监制徐芳▼往期精彩▼
杭州男子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竟是感染了“鹦鹉热”!候鸟南迁时需提高警惕
医院跟肿瘤“死磕”上了肿瘤中心成立才10个月就服务了3万多患者
来自7大医院27万人的体检大数据杭州人体检报告
城北大利好!医院瓶窑新院区今天启用!规模扩三倍今天起连续义诊两周到月底
“程序猿”小伙加班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腰痛、医院做手术!这种病严重可能致残
杭州爱好舞蹈的时髦阿姨几十年反复腰痛医生说问题出在A4腰太细人太瘦!
点“在看”,更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