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走恐惧的“提灯女神”
温暖人心的“白衣天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护士”
致敬护士
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在今年援鄂抗疫的医疗队员中
护士占据了近70%
其中40%是90后
他们年轻的肩膀扛起了重担
目前
女性占中国护理队伍的98%
她们身上闪耀着
中国女性的坚忍之光
今天是第个国际护士节
13张照片
带你感受厦门天使的
难忘瞬间
01护师“阿伯,晚上睡觉能躺平吗?刚刚体重测了多少?”
患者
“睡眠好多了,基本能躺平,体重68公斤没变。”
护师
“不错,一天小便多少?我看看脚的情况。哦,每天-ml,比上周改善了,脚也没肿。”
患者
“嗯,我按照你交代的调整了入水量计算,还用了你教的方法锻炼,整个人状态更好了。”……
护士节前夕,医院护理部主任朱海华主任护师正在为一位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晚期患者看诊。患者曾多次住院,到健康管理门诊就诊后,他逐渐学会了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大大降低了反复住院率。
02医院MDT护理团队在中心ICU为一名病情复杂的中年患者查房,护理专家床旁指导临床营养、静脉导管、血栓预防、压疮等处理。
专科护士术业有专攻,身怀“特技”的中山护理天使们,为肿瘤化疗患者精准置入PICC生命线,为长期卧床患者悉心处理溃烂的压疮,为尿*症患者熟练开展血透管理,帮助涨奶的新手妈妈泌出充足的乳汁,为临终患者提供舒缓照护……
不再是印象中
只会“打针、发药”的护士
高学历的他们
身怀“特技”
03医院,患者石先生因失眠伴头晕、颈部及腰背酸痛住院治疗。当时心脑病科竹药罐技术处于开展初期,石先生一开始是拒绝中医护理操作治疗的。苏丽云护士耐心向他解释了竹药罐对于缓解颈肩腰背酸痛症状的神奇疗效,并邀请其他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石先生接受了一次竹药罐治疗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竹药罐的“常客”。一周治疗后,他的症状基本改善,出院后他还写了两首诗赠予苏丽云护士。
04危急重症科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屡创生命奇迹的地方。在这里,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死神搏斗,白衣天使们呕心沥血,携手医生,共同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两年,不少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重症患者从外院医院,第一站便是危急重症科,患者术前生命体征维护,术后监护和护理都在重症监护室完成。为了守好这道防线,他们定期组织学术沙龙、讨论经典案例,提升危急重症专科的护理水平。
在离死亡最近的危急重症科
是他们的精益求精
给予生命坚实的守护
054月的一天,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里,护士正精心地护理早产儿。小家伙们个头比一般新生儿小,脏器发育不全,连哭声都几不可闻。
喂奶、插管、抚触……面对一个个脆弱的小生命,每一步操作都需小心再小心。
06叙事护理——疗愈的不仅仅是患者,也是开启天使心灵的密码。
医院的助产士在又一次艰辛地完成迎接新生命后,对新生命绽开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们以微笑和爱心
迎接每一个生命的降临
07图/医院提供
2月15日深夜,出生9小时、体重2.5公斤的婴儿全心增大,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被转至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
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紧急启动ECMO,经过惊心动魄的抢救,最终为孩子夺回生机。这是近年来福建省内使用ECMO抢救的最低体重患儿。
08当班的护士给妞妞(化名)洗澡后,她开心又满足。
新冠肺炎疫情中,厦门最小的疑似患者是2岁多的妞妞(化名),必须要和爸爸妈妈、哥哥各自隔离治疗。为了她,医院杏林院区每班的护理人员专门腾出一名护士照顾她。
病房里,每名护士都是她的临时妈妈。一开始入院时,妞妞总是哭,加上有发烧咳嗽,还要接受治疗以及抽血化验等,她看到护士就哭,“阿姨,我不打针,我不打针。”
为了她能配合治疗,护士们想尽办法哄着她,不只是买玩具给她,还要给她喂饭、抱着她入睡、每天擦澡,甚至抱着她看风景。
09患者杜礼(化名)老先生今年85岁,心脏不好,血糖也高,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健忘,又像个小孩,因此,医院住院的一个多月,科室护士们时常配合着老人,做“即兴表演”,身份也随时发生着变换。
某一天,老先生又来到了护士站,嚷嚷着说要找他的妹妹阿芳(化名),找不到不肯走。护士张薇一听,就势扶起他说:“我就是阿芳呀,走,我扶你回去,我们去做治疗啦!”老先生一听,乖乖地就跟着走了。配合老先生“演戏”,是大家对他的爱——“他忘了来时的路,我们就在他的世界陪他走。”
他是他们
特殊的“老宝宝”
10一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在厦门医院启动早期康复,由护士指导进行床旁踏车训练。
这样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废用等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帮助患者从疾病状态顺利回归日常生活。
每一次的康复训练
他们都帮助患者
向健康的新生活又进一步
11已经在厦医院的ICU住了12年的杨晓琦早已把ICU当成自己的家。
12年前,杨晓琦因为一场车祸成了高位截瘫患者,未婚妻也离他而去,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是护士们,在给他做护理时跟他聊聊家常,换着样地帮他准备饭菜,给他过每一个生日……
渐渐地,他从悲伤绝望中走了出来,在这12年里,高位截瘫一直卧床的杨晓琦没有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他和这里的护士成了朋友。
十几年如一日的贴心照料
他们早已成为患者的家人
12到了吃饭时间,其他病患床前都是热腾腾的饭菜香,只有患有脊柱结核的62岁柯爷爷独自一人卧病在床,他成为了骨科最“特别”的病患。
联系不上老人家属,又不忍心看着老人无人照料,医院护士长张燕瑱、责任护士王亚真、蔡秋英等全科护士人员主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成了老人的“临时女儿”。
病友们都说:“医生和护士对他特别好,每天照顾他的起居。”“护士们轮流给他擦身体,喂水喂饭,对他像亲人一样。”
1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由于病情或害怕疼痛导致张口困难,厦医院的护士们为了帮助手术患者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增加口腔舒适度,为患者进行口腔冲洗。
冲洗前首先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解释和指导配合,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再进行细致的冲洗和口腔手术部位的观察,保证患者口腔的舒适度和清洁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今年的护士节
注定被更多人